香港文匯報訊 美國《華爾街日報》指出,最近數周美國股市的重挫,不僅是經濟下滑的潛在徵兆,它本身就可能導致經濟下滑,原因是美國消費者支出高度依賴富裕階層,而富裕階層的財富,又與股市興衰高度相關。

由於投資者擔心白宮咄咄逼人且反覆無常的關稅戰,可能會破壞經濟軟着陸,引發美國股市下挫。標普500指數上周四(3月13日)收市較2月份高位下跌逾10%,標誌着該指數步入技術性調整區域。投資者情緒已變得悲觀,但市場回調可能只是一系列連鎖反應的開始,這些反應會造成更大的附帶損害。哈佛大學經濟學家賴希估計,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若今年股市下跌20%,那麼全年經濟增長率可能會減少多達一個百分點。

資產市場下跌引發實體經濟疲弱

股價下跌可能會削弱支撐美國近期繁榮的兩大關鍵引擎:強勁的家庭支出和企業資本投資。英國基金管理公司Ruffer的查特雷斯表示,「在美國這樣的超金融化經濟體中,資產價格可以引領經濟,資產市場的下跌會引發實體經濟狀況疲弱的風險。」標普500指數在2023年和2024年上漲53%,這維持了強勁的經濟。除房價上漲外,股市上漲也讓最富裕的美國人有更多資金用於購物。評級機構穆迪的數據顯示,美國收入最高的10%人群的消費支出,目前約佔總支出的50%,高於30年前的36%。

據美國聯儲局最近一項調查,截至2022年,收入最高的10%家庭,平均每戶擁有約210萬美元(約1,632萬港元)股票,約佔其淨資產32%。在過去4年,收入最高10%人群的支出增長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