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健怡)春暖花開,特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的「2025年香港花卉展覽」今日起至23日一連10天假銅鑼灣維園舉行,今年主題花為秋英(大波斯菊),並以「綻放花姿」為主題,開放時間為上午9時至晚上9時。會場中軸線以環遊世界為主題的大型園林造景,設英式花園、荷蘭風車及希臘藍白小屋等多個打卡位予市民拍照。康文署預料展期約吸引65萬人次入場,當中遊客佔5%至10%,署方並會在內地社交平台「小紅書」宣傳,以吸引更多內地旅客。今年除現金和八達通外,康文署亦加入支付寶、微信支付、轉數快等電子支付工具繳交入場費,方便市民和旅客選擇。

花卉展覽昨日安排傳媒預覽,現場展出大片的主題花秋英,該花以生命力旺盛聞名,並象徵堅強與幸福,多數花色絢麗,花瓣輕薄如紗,風中搖曳,成為花展焦點。2025年香港花卉展覽委員會主席戴婉君表示,今年的主題花立體花牆,乃是六簇以秋英為造型的花團,每朵直徑由1.4米至2.1米不等,並由色彩繽紛的蘭花和康乃馨砌成,花繁似錦,為花展帶來英氣和活力,與前方近萬朵鬱金香互相襯托,帶來了華麗的視覺效果。她表示,立體花牆為其中一個最受歡迎的展品,每屆都吸引大批攝影愛好者專程到場拍照打卡。

除花香芳香馥郁,讓參觀人士每走一步都能夠聞到撲鼻清香,今年花展亦有多個打卡位置,多個大型園林造景均以環遊世界為主題,包括「浪遊歐洲」、「非洲獵奇」、「美洲探險之旅」和「環遊亞洲」。戴婉君介紹,展覽以花朵為媒介,融入巧妙設計將世界各地的特色和場景呈現出來,其中在「浪遊歐洲」內設有英式花園、荷蘭風車、希臘藍白小屋及法國薰衣草田等打卡位。

至於以「非洲獵奇」為主題的賽馬會學童鑲嵌花壇,則用鮮花鑲嵌成的大猩猩、河馬、駱駝、長頸鹿等動物造型;而「環遊亞洲」主題區,內有用花卉鋪砌的喜瑪拉雅山、馬來西亞神山和日本富士山、北京天壇及新加坡超級樹等打卡位;「美洲探險之旅」主題區則旨在探索古代文明,讓入場者走訪瑪雅金字塔與復活節島摩艾巨人石像、西部牛仔等微縮,締造奇幻世界。

5新月形藝術裝置 以運動為主題
她同時表示,為慶祝今年底舉行的全運會,花展特別擺放5個以運動為主題的新月形藝術裝置,綴以大量不同顏色和品種的秋英,以及設有全運會大型海報和吉祥物「喜洋洋」、「樂融融」的打卡點。每個大型園林造景都悉心加入更多燈光效果,不同顏色的燈帶、裝飾燈、燈籠及燈柱,為園圃在夜晚營造出與日間截然不同的氛圍和美感。

場內同時展出來自香港、內地和海外機構的盆栽、花藝擺設和園林造景,同場亦有速食及飲料攤位、花卉及園藝產品的銷售攤位。今年新設街頭歌唱表演、家居插花示範和「稀有珍貴植物」展覽,展出各地稀有的特色植物,例如長筒藍曼陀羅等。

參展機構達238個 涵內地日美印尼等
今屆參展機構多達238個,包括81個來自11個國家或地區的參展機構,包括中國內地、日本、印尼和美國等。康文署署理助理署長(康樂事務)馮嘉慧表示,花卉展一向都是康文署每年重點節目之一,吸引數十萬市民入場,去年便有近65萬人次入場,證明非常受市民歡迎。戴婉君表示,今屆開支約5,000萬元,較去年少400萬元,會爭取更多贊助,以最少開支做得最好,預計今年仍約有65萬人次入場,當中旅客佔5%至10%。

對於今年花卉展覽開幕,市民陳先生表示自己是攝影發燒友,每年都參觀花展,最喜歡鬱金香花海展區,期望能在今年花展看到主題花與其他花朵互相配合,砌出不同形狀,色彩繽紛。
展覽亮點
大型園景設計以環遊世界為主題
簡介:包括「浪遊歐洲」、「非洲獵奇」、「美洲探險之旅」和「環遊亞洲」,運用花朵和不同的設計,呈現世界各地特色和場景
打造多個「沉浸式」打卡位
簡介:主題花立體花牆上有6棵不同顏色巨型秋英,每朵直徑由1.4米至2.1米不等,每朵立體花用約1,800株至2,000株不同顏色蘭花及康乃馨砌成;花牆前方約有1.4萬株由荷蘭空運到港的鬱金香組成的花海
「全國運動會」展覽
簡介:有全運會吉祥物「喜洋洋」和「樂融融」的巨型掛幕,中央草坪亦設置推廣展覽,介紹香港承辦的九個比賽項目,提升全城運動氛圍
「加強版」燈光效果
簡介:突顯園圃特色,為園圃在夜晚營造出與日間截然不同的氛圍和美感
「稀有珍貴植物」展覽
簡介:搜羅世界各地稀有特色植物如長筒藍曼陀羅、棱瓶花、豹斑懸星花及藍花藤(白花種)等
「花婆婆傢具藝術作品」展覽
簡介:年逾90歲的花婆婆被譽為「港版草間彌生」,退休後自學畫畫,筆下花朵帶一種堅韌生命力,吸引不同年齡層藝術愛好者參觀花展
「大茶壺與小人國」室內小花園
簡介:室內小花園位處中央草坪的花見廊內,為拍照留念的熱門景點
資料來源: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健怡

展「港版草間彌生」傢具藝術品添新意
今屆的香港花卉展覽,將特別展出94歲、有「港版草間彌生」之稱的本地藝術家花婆婆,在不同傢具上繪花的傢具藝術品,其筆下花朵自帶一種堅韌生命力,木板、平底鍋、行李箱等生活用品也成為展品,讓花展注入新元素,以吸引不同年齡層的藝術愛好者參觀花展。

被譽為「港版草間彌生」的花婆婆,雖然其畫家生涯於80歲才開始,但她與花朵的緣分早在七八歲便結下。她小時候家裏務農,要經常耕田、趕牛上山吃草。她當時不識字,更不懂畫畫,便將花朵留存在記憶中,「當時經過一段山路,沿途整條路都是花,很美很美,我都捨不得踩上去。」
花婆婆年輕時需要養家餬口,結婚後便到旺角花墟賣花養活家人,一直忙碌,直到退休後才逐漸撿起畫筆。她最具標誌性的畫作自然是花卉作品,雖然沒有經過系統訓練,但因為對花朵極其熟悉,因此每個筆觸都能呈現出不同的花瓣形態,用色鮮艷明亮,作品充滿童趣同時生機盎然。
另外,花婆婆畫作其中一項特色是以油漆作為顏料,源於有次她家裏裝修需要自己塗油漆,漸對這種顏料熟悉起來。其後,她嘗試其他顏料都不大滿意,於是便主要以油漆進行創作。她的作品都很耐放,日曬雨淋不在話下。她表示,在今次花展會展示在不同傢具上繪畫花朵的傢具藝術品。
以招財貓為主題 料帶來好兆頭
除了花朵以外,展覽也展出花婆婆招財貓主題的作品。她相信招財貓會為大家帶來好兆頭,所以以此作為主題作畫,可以予人鼓勵。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