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 房署公屋邨違泊問題普遍。申訴專員公署早前揀選4條受地理環境所限,無法在全部道路出入口安裝車輛閘機系統的屋邨作實地視察,包括友愛邨、長康邨、麗瑤邨及皇后山邨,詳細審研房屋署就公共屋邨違泊問題的執管機制。申訴專員陳積志今日(13日)宣布已完成有關的主動調查行動,發現其中麗瑤邨有違泊車輛停泊在緊急通道,保安巡邏發現但未有即時採取行動;公署向房屋署提出共12項改善建議,包括加強打擊違泊黑點、即時處理緊急通道違泊車輛包括拖車或鎖封車等。
就友愛邨的違泊問題,公署留意到房署已特別加強在非辦公時間的道路管制行動。除聯同房署特遣組打擊違泊,屋邨辦亦會按情況尋求警方協助。屋邨辦亦額外添置鎖車架,並指示保安服務承辦商加派職員專責巡邏屋邨道路。
此外,該屋邨亦已增設閉路電視系統,個別路段更試行利用物聯網感應器,讓職員遠端實時監控交通。在房署銳意改善下,自2024年8月中起,絕大部分經常於屋邨限制道路上違泊車輛已幾近絕跡,違泊情況已有所改善,於行動中票控或鎖車數字持續大幅下降,相對於高峰期下跌超過約八成。房屋署亦表示會繼續嚴正執法。
至於另外3條屋邨,公署派員實地視察期間均發現有違泊車輛。當中,發現麗瑤邨甚至有違泊車輛停泊在緊急通道,人員於一個晚上到麗瑤邨視察,巡行視察了45分鐘,發現30多部車輛懷疑違泊於道路上,當中一架更停泊在緊急車輛通道附近,其間見有保安員巡邏,但沒有對違泊車輛採取管制行動,亦未見違泊車輛的車頭擋風玻璃附有定額罰款通知書或警告字條。房屋署的回覆指出,保安員有不同職責,未必會即時處理違泊情況。
陳積志指,部分公共屋邨內個別道路因受地理和環境所限而未能安裝車輛閘機系統,以致車輛違泊的情況存在實際執管困難,在辦公時間外更為嚴重。公署實地視察發現,多條公共屋邨於晚間長期有多輛違泊車輛,部分更有可能影響緊急救援車輛
他續指,公署認為,情況並不理想。惟從友愛邨在公署展開主動調查後的情況可見,加強執管的確有助改善違泊情況。公署認為,房署處理違例泊車須作出改善,特別需要加大力度打擊在緊急車輛通道違泊的車輛,以減低安全隱患。
公署向房署提出12項改善建議,包括繼續密切監察公屋邨的違泊情況,特別是個別不能安裝車輛閘機系統的屋邨道路,並制定打擊策略;加大力度打擊違泊黑點;對於在緊急車輛通道違泊的車輛,不予警告,一經發現立即採取鎖車或拖車等執管行動;如有需要加強與警務處合作,安排聯合行動,加強阻嚇力及增加違規成本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