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大一連兩日舉辦高中校長論壇——嶺大供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莫楠)人工智能是社會發展的發趨勢,正深刻影響教育領域的變革與創新。嶺南大學在3月11和12日以「AI與教育融合的未來:培育數字時代的卓越學生」為主題,舉辦高中校長論壇,吸引了來自北京、上海、廣東、山東、廣西、浙江、江蘇、四川等8個省份、15個城市的30餘所知名高中的校長、教育管理者及學界專家齊聚香港,共同探討人工智能技術驅動下教育的機遇與挑戰。論壇同時吸引逾10萬人次通過網絡平台在線觀看。

論壇設置專題演講、案例分享及校園參訪等環節,首日議程以研究創新與學科融合為主線。嶺南大學各學院代表分享了AI與多學科融合的創新案例,從數位化發展、交換生計劃、學生支援服務到創新創業賦能,全面展示了嶺大在課程設置及人才培養上的前瞻視野。

嶺南大學校長秦泗釗在致辭中表示:「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普及,未來人與人的差異將更多體現在對生成內容的慎思明辨能力,以及與AI互動的高端思維能力。教育發展的重點在於提升學生熟練運用AI的能力,同時教導學生如何避免被AI取代並正確使用AI技術。」

次日議程聚焦課程革新與全人培養。嶺南大學學術暨教務副校長陳漢夫系統闡釋了數字化革新課程的設計理念與實踐路徑。他指出,嶺大課程的核心優勢在於將生成式AI系統性整合至教學框架,實現科技與人文的深度融合,並強調實踐與創新,培養學生跨領域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

論壇還設置了學生與校友分享環節,邀請優秀學生代表與卓越校友暢談博雅教育對思維能力的塑造,並解析AI時代的職業發展機遇。與會者紛紛表示,這一環節為高中教育轉型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山東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長苗禾鳴直言,大學的前瞻性課程設置為中學教育轉型提供了重要參照。他表示:「數字時代要求學生具備跨領域能力,嶺南大學在AI技術與跨學科深度融合的創新實踐令人耳目一新。未來,我們將強化高中課程與新興技術的銜接,例如增設AI基礎模組,以培養更契合未來需求的複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