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 胡若璋 )超高分口碑之作,歷久彌新。話劇《德齡與慈禧》將於3月14-16日在廣州盛大開演。 年度現象級話劇《德齡與慈禧》由金牌編劇何冀平(《新龍門客棧》《天下第一樓》編劇)操刀,鬼才導演司徒慧焯執導。著名演員江珊領銜出演慈禧太后,優秀青年演員郎玲化身留洋格格德齡,人氣新銳肖宇梁加盟飾演光緒帝——三大代際破壁碰撞同台飆戲,這一場清宮劇會如何衝破大家的想像力?
1997年,劇作家何冀平想到德齡與慈禧,光緒的故事,創作了《德齡與慈禧》;1998年《德齡與慈禧》在香港首演,一時傾倒劇壇,囊括香港舞台劇五大獎項,成就了華語經典製作;2008年,話劇《德齡與慈禧》於國家大劇院奧運會演出季首次在內地亮相,登陸中國國家表演藝術最高殿堂——國家大劇院,各地觀眾爭相一睹為快。
《德齡與慈禧》從香港一路北上,粵語話劇、國語話劇、粵劇、京劇,直至2019年,在製作人李東先生的策劃運作之下,如今被觀眾們所熟知的內地版應運而生,被評為「商業戲劇最好的樣子」 。時至今日,內地版走過六個春秋,巡演十餘個城市,超五萬名觀眾走進劇場,觀看這部不同尋常的清宮傳奇。

在歷史縫隙中重述經典故事
作為編劇,何冀平其實很早就有了想寫一部關於這段歷史作品的想法,但直到她移居香港生活了七八年,親身感受到了中西文化間的碰撞與融合後,才最終決定動筆。1997年,香港話劇團正式邀請何冀平擔任駐團編劇,也是基於這個契機,話劇《德齡與慈禧》最終得以在香港問世。
製作人李東老師曾說,「《德齡與慈禧》是何冀平老師在『歷史的縫隙中找到戲劇的可能』」。編劇何冀平不強求「嚴絲合縫」的歷史情節,而是更着重講述歷史人物的血肉情感,慈禧、光緒至到李蓮英、榮祿等多個已經在觀眾心中趨近於「臉譜化」的人物,在話劇《德齡與慈禧》中展現出了其角色另外一種色彩,何冀平以「平視」的角度,「還原」了他們曾作為鮮活的「人」可能擁有的「戲劇性的情感瞬間」。

以當下視角重現百年前傳奇
說起話劇《德齡與慈禧》的成功,另一位不得不提的「功臣」就是本劇導演司徒慧焯。這一版的《德齡與慈禧》曾被評價為具有更為強烈的現代感。
司徒慧焯曾說他創作的起點,就是「不要像之前的版本」。這幾乎成為了劇作的定調,結尾處預示舊時代的消亡與新時代的來臨,而置身這時代變迭中的人物,每一個身影都是有血有肉的。他們的情感、不同堅持,都在劇中留下了或深或淺的印記。
司徒慧焯將德齡稱之為「有機會的人」,劇中的德齡,正是在歷史的縫隙之中,偶然得了一個或許可以改變一國之君思想的機會,在這個霧靄傾城的深宮之中,她呈現出一種難得的、清新的、蓬勃的生命力,而這種生命力正是可以跨越時間與空間與當代觀眾產生共鳴的重要所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