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音樂會海報。 作者供圖

潘明珠

陳美齡與港樂合作舉辦親子音樂會,我們東京同學會當然去捧場,嫁到香港的玲子是陳美齡粉絲,因美齡當年攜兒子去電視台工作,帶起潮媽話題,我們都視她為榜樣了。

我聽陳美齡用歌曲和故事,娓娓道出她育兒經驗,受益良多。我想搜羅成功的育兒經驗設成百子櫃,百子櫃本是中藥房存放藥材方便執藥,現我華麗變法,變成育兒良方百子櫃,希望經驗可給新手家長參考,執好藥給孩子,讓子女健康成長。

打開第一個櫃桶:謙卑。

培育孩子時,家長都想給孩子多機會多元發展,例如想孩子學繪畫,帶他們去看名畫展,但親子對談時注意,成人讓小朋友擴闊眼界是好,同時要培養謙卑反思的心。如果見到其他孩子繪的太陽是藍色的,不要喊:你畫錯!勿以固有印象取笑別人,宜細問聽解,原來那孩子繪的是九星連珠,初升太陽可反射出不同顏色呢!

打開第二個櫃桶,叫健康生活。

我好友的孩子,深受潮流廣告影響,偏愛吃薯條香腸,殊不知太投孩子所好弄巧反拙,如果給孩子吃太多垃圾食物,不可能腸胃健康哩。應教孩子健康金字塔,多吃蔬果堅果,宜學會自製及勿偏食,營養才均衡,體力可贈強。我姐姐的兒子早產,出世輕磅須照燈,但自幼在她教導下,識食魚還會吐骨,人人讚這小男孩不同凡響。果然,他長大成為健碩男,無人會知他竟是早產小奀子呢!父母宜從飯桌開始,培育孩子自理能力,學用筷子,勿縱容子女染王子公主病,飯來張口,依賴菲傭或印傭服侍,穿衣着襪都讓傭人代勞。其實,事事工人代勞有害無益,妨礙孩子運用大小肌肉,手腳長得不靈活欠彈力。

第三個櫃桶是成長型思維。

近年許多家長追求孩子贏在起跑線,聽陳美齡演講,體悟到培育孩子成長型思維很重要。史丹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Carol Dweck,指孩子心態可致勝,只要自願肯嘗試和冒險,孩子會在比賽盡全力而得到自我成長,影響日後信心等發展。

父母的智慧,在培育孩子成長為善良、勇敢有擔當,堅強持續有毅力的人,而非嬌生慣養啃老族,我希望上述3個百子櫃桶,對大家有點啟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