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豹被譽為「雪山之王」,三江源區域有大面積連片雪豹棲息地。(受訪者供圖)

(香港文匯網記者 李陽波)地處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素有「中華水塔」之稱,是全球少有的大型、珍稀、瀕危野生動物主要集中分布區之一。記者從青海省林草局獲悉,北京大學、西交利物浦大學、山水自然保護中心等機構,近年來在我國三江源區域連續展開全面深入的雪豹種群數量系統評估,相關研究成果已在國際學術期刊《生物多樣性與保護》在線發表。該研究成果顯示,在三江源區域約3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棲息着約1002只雪豹。這是我國首次完成大規模雪豹種群評估,也是目前全球正式發表的最大尺度雪豹數量調查結果。

累計獲得幾萬次雪豹獨立活動記錄

三江源生態優越的連片山脈為雪豹提供了極其適宜的棲息環境。(受訪者供圖)

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雪豹,被譽為「雪山之王」,是亞洲中部高山生態系統的旗艦物種,其保護成效直接關係其所在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完整性。由於雪豹生活在雪山之巔,通常在雪線以上,這些區域人跡罕至,再加上其行蹤詭秘、活動範圍廣袤,因而長期以來準確評估雪豹種群數量十分困難,雪豹種群數量統計在學界也一直存在爭議。

中國是雪豹最重要的棲息地,從青藏高原到帕米爾高原,約有全球60%的雪豹棲息地。其中,三江源區域有大面積連片雪豹棲息地,是中國乃至全球雪豹分布最集中、種群密度最高的區域之一。為了精準摸清雪豹家底,建立更加科學的保護體系,2009年至2024年間,多個科研機構的研究人員,聯合當地社區監測員在三江源區域的12個長期監測位點,開展野生動物紅外相機監測,累計獲得幾萬次雪豹獨立活動記錄。

根據雪豹獨有花紋「數清」種群數量

三江源地區民眾助力該區域形成健康和完整的雪豹種群。圖為青海玉樹雜多昂賽鄉民眾求周巴毛講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故事。(受訪者供圖)

「雪豹有花紋唯一性的特點,就像我們人類的指紋一樣,每隻雪豹的花紋都是不一樣的。」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連新明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根據雪豹花紋唯一性的特點,科研團隊通過長期監測先識別出雪豹的個體,然後再通過一系列的模型計算,最終得到了36萬平方公里的雪豹的種群數量和種群密度。

根據模型估算結果顯示,在三江源區域約36萬平方公里的範圍內,有約11萬平方公里為雪豹潛在適宜棲息地,區域內雪豹種群的平均密度約為每100平方公里0.90只,其種群數量約為1002只。這一數量大約佔到中國雪豹種群數量的五分之一。

業界專家表示,三江源生態優越的連片山脈,為雪豹提供了極其適宜的棲息環境,良好的草地生態系統,則為雪豹供養出譬如岩羊等穩定的食物來源。此外,隨着近年來三江源國家公園保護政策的不斷落實,以及老百姓保護意識的普遍提升,包括傳統文化的綜合影響,都助力該區域形成了健康和完整的雪豹種群。

為雪豹全球保護提供極為關鍵數據支撐

「此次雪豹種群調查證實了進行大尺度瀕危物種數量估算的可行性,為這一珍稀物種的全球保護工作提供了極為關鍵的數據支撐與科學依據。」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處相關負責人表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公布的全球雪豹種群估計數量為7446至7996只,本次評估所涉及的三江源區域,其雪豹種群數量超過該估計數字的10%,凸顯了三江源區域雪豹保護的極高價值,也為後續更多區域的雪豹大尺度調查提供了技術參考。

據悉,此次大規模雪豹種群評估工作的成功實施,不僅為圍繞雪豹的系列研究課題奠定扎實基礎,同時也為未來在這樣大尺度的面積上調查頂級食肉動物提供技術性支撐。下一步,科研團隊將圍繞雪豹與其他物種的互動關係、氣候變化對雪豹種群的影響、雪豹的主要食物岩羊和家畜之間草場的競爭關係、雪豹和人類之間的互動關係等,展開深入持續的課題研究。

責任編輯: 之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