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下午2時13 分,一顆來自內地小朋友的心臟,在內地18個部門以及兩地醫療機構200多名專業人士精心守護下,經過2小時18分的運輸,來到香港兒童醫院。6.5小時緊張的手術後,這顆小小的心臟在香港女嬰祈祈的胸腔中有力跳動起來。這次換心也是本港第二次接受內地跨境器官捐贈。
2024年9月,當時年僅3個月大的祈祈因急性心源性休克入院,經慎重評估,心臟移植是唯一根治和首選解決方案。祈祈雖已被納入香港緊急心臟移植輪候名單首位,但考慮到其年紀小、病情重,在香港找到體重在6—18kg的心臟捐贈者機會渺茫,香港特區政府隨即向中央提出請求支持。中央和國家相關部門秉持生命至上的原則,高度重視、在接到求助當天就批准祈祈加入了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系統(COTRS)的心臟移植等待名單,力爭盡早輓救祈祈生命。祈祈能否等到合適的心臟牽動着每個人的心。
經過4個多月的揪心等待,2025年2月15日,一顆來自內地不幸腦死亡幼童的心臟經過COTRS系統與全國所有的心臟移植等待者匹配後沒有找到合適的接受者,經過內地和香港兩地醫療專家組經過近一個小時的共同分析研判,確認該心臟適合移植給祈祈。來自北京的國家心臟移植質控中心派出專家趕到器官捐獻醫院實施了心臟獲取手術。2月16日下午,在兩地愛心守護下,心臟供體運達香港兒童醫院。
經過6.5小時的手術,祈祈重獲「心」生,回憶起這次移植中最令人難忘的事情,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系統(COTRS)主任王海波說,和眾多愛心捐獻者家屬一樣,內地捐獻者母親的唯一心願,就是錄下孩子新生的心跳。在千頭萬緒的緊張手術中,大家牢記對這位母親的承諾,第一時間將祈祈的心跳聲錄下來傳給內地捐獻者小朋友的母親。當內地的捐獻醫院轉告香港醫療團隊,這位極其悲痛的母親聽到她寶貝兒的心臟再次跳動的聲音而感到莫大的安慰時,見慣生死的兩地醫學專家們無不動容。心跳就成了兩地最共通的語言,大愛就此延續,兩地同心共振。
更多報道,敬請關注2月21日香港文匯報。
記者:劉凝哲
部分素材:由受訪者提供
剪輯:吳超峰
監製:梁濤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