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新生有限公司總經理Alfred Weston表示,每日產能達到200萬個塑膠樽,且工廠有能力處理香港至少50%的已使用塑膠樽。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張茗)政府正就塑膠飲料容器及紙包飲品盒生產者責任計劃進行相關法律條文的草擬工作,並會盡快敲定計劃的運作細節,以期最早於2026年推行計劃;而計劃將會分階段逐步提升回收率。有團體表示支持,形容香港已經準備好,並期望今年內就可以立法。

非牟利組織免「廢」暢飲項目主任陳寶琼表示,為了這次立法已經做了不少工作,2021年起至今已經做了兩個回收相關計劃,包括第一次的社區回收計劃,與目前正在進行的社區試驗計劃「天天樂回收」,與工友合作回收塑膠樽。而2022年10月開始至去年12月已回收204噸塑膠樽。他續指,政府及社會組織均以不同的形式作出一個符合香港回收的方法,形容「香港已經準備好」,並期望今年內可以立法。

塑新生有限公司總經理Alfred Weston表示,作為香港首個也是唯一一個食品級塑膠工廠,每日產能達到200萬個塑膠樽,並指就算香港回收率達到50%,工廠有能力處理也有足夠的空間處理。他指,政府要確保合適的回收商能得到塑膠樽,以及對回收商的業務訂立清晰法規。

圖:香港文匯報記者張茗 攝

塑新生有限公司表示,就算香港回收率達到50%,也有足夠的空間處理。
社區試驗計劃「天天樂回收」,與工友合作回收塑膠樽。

 

社區試驗計劃「天天樂回收」,與工友合作回收塑膠樽。
府正就塑膠飲料容器及紙包飲品盒生產者責任計劃進行相關法律條文的草擬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