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章蘿蘭)周五A股大盤止跌回升,滬深三大指數收紅。華為將推出醫療領域大模型,點燃A股醫藥醫療板塊行情,AI製藥概念飆升11%,醫療服務、醫療器械行業分別大漲5%、4%。

截至收市,滬綜指報3346.72點,漲14.24點,或0.43%;深成指報10749.46點,漲122.84點,或1.16%;創業板指報2215.3點,漲39.14點,或1.8%。兩市共成交17150億元(人民幣,下同)。

消息面上,華為數據儲存公眾號發布信息稱,下周將發布基於華為DCS AI解決方案打造的瑞金病理模型。近期醫療大模型密集發布,京東健康亦於上月11日發布了基於其線上全域場景的大模型全系產品「AI京醫」,以及業內第一個面向醫院全場景應用的大模型產品「京東卓醫」。另外,近期中國科學家開發了用於輔助疾病診斷的通用大語言模型——MedFound,並在Nature Medicine期刊發布。

今日A股醫藥醫療板塊集體大漲,AI製藥概念飆升11%,醫療服務、醫療器械行業分別拉升5%、4%。安必平、嘉和美康、潤達醫療、美年健康、塞力醫療、貝瑞基因等15股漲停。中信證券研報指,醫療垂類大模型憑藉更強的理解、生成、多模態能力,從提質、增效兩條路徑拓展了更複雜情境下的AI+醫療市場空間。海外企業商業化進展迅速,已在B端市場取得穩定收入並積極布局C端產品。經測算,2025-29年國內大模型智能診療產品B端、G端累計市場空間近200億元,C端年理論市場空間超700億元。擁有底層模型、數據壁壘以及產品客戶積累的企業有望率先受益。

從行業整體看,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生物醫藥首席研究員劉澤凡分析,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在轉型升級與老齡化需求不斷增長的浪潮下,行業韌性與增長潛力猶在。2025年,國內生物醫藥產業市場規模有望突破3.5萬億元。細分領域下,化學製藥將在產業升級和競爭轉型中迎來行業加速整合,預計2025年重回正增長區間;生物藥將逐步成為醫藥工業中的中流砥柱,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有望突破8000億元;中藥創新趨勢顯著,產品價格治理溫和有望帶動行業穩步前行,新一年行業或將維持良好增長水平;醫療器械政策「組合拳」將推動醫療器械國產替代,支撐行業未來成長邏輯。

當日軟件開發、遊戲、互聯網服務板塊也領漲兩市。隨着智駕戰略推進,A股比亞迪漲4.32%,股價報356.05元,創歷史新高。房地產開發、房地產服務、商業百貨、旅遊酒店板塊領跌,下滑超1%。

本周滬綜指累計升1.3%,深成指周漲1.64%,創業板指周漲1.88%,農曆新年以來連續兩周飄紅。

責任編輯: 之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