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業航天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現場展出的衛星模型,記者馬曉芳攝。

(香港文匯網記者 馬曉芳 北京報道)北京商業航天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12日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經開區」)舉行。手機直連衛星、商業發射等25個前沿商業航天項目簽約落戶北京經開區。現場發布北京商業航天十大應用場景,涉及自動駕駛、低空領域監管等。「可重複使用運載器工程力學與飛行控制」「旋轉爆震推進技術與應用」「衛星互聯網應用技術」等八家航天領域重點實驗室授牌落戶北京。記者獲悉,2025年北京亦莊箭計劃發射超40次,入軌衛星超130顆,4型新型火箭有望首飛,全國首個火箭大街預計年底前整體投運。

北京商業航天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現場利用衛星互聯網技術實現三地視頻互動,記者馬曉芳攝。

基於衛星互聯網的低空運管控方案是現場發布的北京商業航天十大應用場景之一,該場景在推動5G-A和6G創新融合發展的基礎上,在傳統通信基站上疊加雷達感知功能,結合低軌互聯網衛星通信、低軌導航增強等需求,實現300米高度以上低空空域的監管,進而搭建區域性「天、空、地」立體化監測預警網絡,構建低空飛行器的運管控系統。本次大會還特別設置了衛星互聯網體驗環節。銀河航天第三顆、第四顆低軌寬帶衛星分別於12日上午10:47及11:02過境會場區域,記者通過WIFI連接方式體驗了手機衛星網絡,通過衛星寬帶,可以成功連接網絡,打開網站視頻等。

在會議舉行過程中,通過衛星互聯網,北京亦莊的主會場與北京火箭大街工程現場、泰國曼谷三地實現畫面實時播放、流暢切換。據相關負責人介紹,手機直連衛星技術使衛星通信能夠覆蓋更廣泛區域,特別對於偏遠和通信盲區衛星通信覆蓋具有重要意義,也是拓寬低軌衛星互聯網應用、實現商業閉環的重要手段。

北京商業航天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現場展出的火箭模型,記者馬曉芳攝。

據了解,北京經開區聚集了全國70%以上的商業火箭整建企業,2024年「亦莊箭」成功發射13次,入軌衛星超過80顆。相關負責人透露,北京亦莊將加快推進商業火箭衛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速大中型可重複使用運載火箭研製,力爭2026年入軌,將籌建2座以上火箭工廠、互聯網衛星示範產線和產業園。預計到2028年,亦莊箭發射規模近百次,低軌運力達到1000噸,互聯網衛星發射能力達到2000顆。位於北京經開區的火箭大街項目於2024年上半年完成規劃設計,截至目前項目主體建築部分已封頂,計劃從今年年中開始,火箭大街項目將陸續投入使用,年底前整體投運。

責任編輯: 何雪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