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洪澤楷)農曆新年是一場文化盛宴,5000多年歷久不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傾城而出,令人目不暇給。其中每逢過年,揮春(春聯)是華人家庭必不可少的點綴,街頭巷尾亦湧現即席揮毫的字畫檔攤,一筆一墨客人寫揮春送祝福,成為香港春節期間最美的風景線。87歲郭騰龍位於上環樓梯街的檔口早已是一片火紅,一幅幅人手製的揮春與福字懸掛,於樓梯兩旁隨風飄蕩,彷彿是在抗衡着時代巨輪的洗禮,「我真心希望,將寶貴的中華文化與傳統,在我的有生之年發揚光大。」

在工業化的當今社會,機械大量生產的揮春已成為主流,但郭騰龍過去二十多年,始終堅持在樓梯街擺檔手寫揮春:一張方長桌上不單放置文房四寶,還有周易、四書等中華傳統經典,頭戴牛仔帽、身穿黑色皮衣的郭騰龍端坐或是寫揮春,或是向路過的兒童、成人和外籍人士講解字裏行間的文化底蘊,或是為客解簽,帽下炯炯有神的雙眼與清晰口條很難看出已是87歲的老人。

責任編輯: 之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