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會聯同公益慈善研究院夥拍故宮博物院的舉行「FLASH! 故宮 —— 數字故宮快閃展」,由今日(17日)起至1月31日假大館展出。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賽馬會董事、公益慈善研究院主席黃嘉純,以及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朱鴻文今日出席開幕典禮。是次展覽為馬會成立140周年「與你並肩.昨天.今天.每一天」慶祝活動之一。
羅淑佩致辭時指,感謝馬會和公益慈善研究院對展覽的支持。這次展覽將現代科技與傳統文化有機結合,靈活運用VR、投影和互動裝置等科技元素,將文物珍寶所蘊藏的意境逼真再現,為觀眾呈獻沉浸式的藝術享受,可謂是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好例子。
黃嘉純指,公益慈善研究院致力推動藝術文化及保育的工作。今次展覽是馬會和院方與故宮博物院合作推動的《萬方傳播中華文明及文化科技人才培養計劃》重點活動之一,通過互動多媒體技術,生動展示故宮的建築和文物,讓參觀者猶如置身其中,感受故宮的獨特魅力,並探索中華文明的智慧創造和深厚底蘊。
今年適逢故宮博物院建院100週年,副院長朱鴻文表示,此展覽是故宮博物院在香港的首個沉浸式數字藏品快閃展覽,不僅為市民和遊客提供近距離感受故宮文化的機會,更進一步促進香港與內地在文化領域的深度交流。
是次重點展項包括運用數位技術呈現寧壽宮區正門「皇極門」經歷春夏秋冬四季的故宮;過VR技術重現紫禁城四座角樓的搭建和彩畫繪製過程;以數位影像方式呈現故宮博物院的珍藏文物,當中22件展品更可觸動賞玩。
展覽亦以數位影像技術,將北宋末期畫家王希孟的唯一傳世作品《千里江山圖卷》展現眼前,又把象徵祥瑞的傳統符號及紋樣化作流動光影,讓參觀者恍如置身於一幅又一幅流動的古代畫卷之中。公眾可於大館開放時間到F倉展室免費參觀,毋須預約。
去年5月,馬會和公益慈善研究院與故宮博物院簽署《萬方傳播中華文明及文化科技人才培養計劃》合作框架協議,撥捐約4.4億港元,在香港、內地和全球層面傳揚中華文化,並支持培育藝術科技人才,同時積極響應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願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