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記者 蕭景源)香港居民疑被誘騙到東南亞國家遭非法禁錮及從事非法工作情況於2024年第二季死灰復燃,特區政府至今接獲28宗求助個案,其中16人已經回港,但仍有12人尚未脫困。經深入調查,香港警方於周一(13日)以串謀詐騙罪拘捕一名女子,涉嫌誘騙兩名在香港酒吧認識的年輕女子到泰國「免費旅遊」,當兩名事主抵達當地後,即被送到緬甸詐騙園區禁錮及從事詐騙工作。警方表示,兩名事主在家屬繳付贖金後,上周六(11日)已返回香港,所幸她們未曾受到虐打,無受傷。至於被捕女子是否被犯罪團夥操控,是否涉及其他更多受害人等,警方仍在調查。
新界南總區刑事部(行動)警司姚永勤昨日在記者會上表示,香港警方於2024年12月30日及2025年1月1日先後接獲兩宗報案,指其家人,即一名23歲及一名21歲女兒失去聯絡。經調查發現兩人於去年12月27日一同經香港赤鱲角國際機場離港,抵達泰國後即失聯。其後,兩名女事主的家屬接獲訊息,聲稱兩人被禁錮在緬甸一個詐騙園區,要求家屬支付2.8萬美元(近22萬元港幣)換取自由。
新界南總區重案組總督察庾博瀚表示,香港警方高度重視今次案件,立即聯絡入境處、緬甸及泰國當局進行協助和跟進。在兩名女事主的家屬繳付贖金後,女事主始獲園區告知「走得」,其後放到某個地方,至上周六(11日)抵達泰國曼谷機場搭飛機返港。
酒吧混熟再埋手 吃喝玩樂博信任
香港警方隨即聯絡她們了解案件詳情,得悉她們去年12月各自於香港一間酒吧認識了一名女子,由於對方非常豪爽,不時邀請兩人吃喝玩樂,從而獲得信任。同月27日,該女子突向兩人提出可請她們即日到泰國免費旅遊,且已經安排好機票及酒店,又以運送泰銖可獲豐厚報酬誘使兩人前往泰國。
當兩人抵達泰國後,即被安排登上詐騙集團安排的車輛,並被沒收護照及手提電話。經過多番轉折乘車及坐船,兩人在十多小時後被運到緬甸一個詐騙園區,始獲告知已被販賣及須從事詐騙工作。庾博瀚透露,兩名女事主形容該園區如電影情節一樣守護森嚴,四周遭鐵絲網包圍,更有身穿迷彩軍服、手持長槍者駐守。
由於案件顯示有人在香港誘騙他人前往其他國家,且受到禁錮及被迫從事詐騙工作,香港警方經情報分析及翻看大量天眼錄影,成功鎖定該名誘騙兩名女事主的女子身份,並於前日以涉嫌串謀詐騙拘捕該名32歲女子,及檢獲其犯案時身穿衣物及證物。

被捕人拒透露「快錢」詳情
被捕人32歲,姓潘,報稱美容師,拒絕透露獲得報酬詳情,被落案控告一項串謀詐騙罪,案件今日(16日)在沙田裁判法院提堂。香港警方表明會就案件申請加刑,以及積極追查其背後的犯罪團夥和是否有其他受害人。
姚永勤表示,該些被誘騙到詐騙園區的港人,部分人已經返港,有些人要家屬繳付金錢才能換取自由,亦有人由園區直接放走。就本案而言,兩名女事主的家屬曾繳交贖金。兩名女事主表示,曾在園區被要求學習如何詐騙,包括有劇本設定人設等。
被問到是否有跡象顯示東南亞團夥已在香港運作,姚永勤表示沒有這方面情報,但新界南總區除此案外,過去12個月亦曾接查另一宗港人被誘騙到東南亞國家案件,但該案受害人並非在酒吧等娛樂場所認識騙徒,香港警方會繼續留意這方面的資訊。

警方提醒市民:着數筍工勿輕信
防止罪案辦公室總督察陳詠君昨日表示,騙案種類複雜繁多,但基本上是受害人看到一些優惠、着數、筍工等機會而萌生貪念,繼而自願交出個人資料、銀行戶口資料予騙徒「辦手續」而上當。受害人輕則損失財物,重則就像近期出現的「賣豬仔」求職騙案一樣。有騙徒甚至會包食宿,幫忙預訂機票,實際上是請君入甕,待受害人飛抵外地,即由詐騙集團安排司機駕車送往詐騙園區。
陳詠君表示,正如保安局副局長卓孝業所說,詐騙集團並非突然在當地擄走受害人,而是受害人在香港答應騙徒願意從事境外工作,或者「做任務」賺外快。警方提醒市民尋找工作時要提高警覺,切勿因着數而輕信求職廣告及提交個人資料。
警方強調,應透過合法、正規的招聘渠道尋找工作,最好在一些信譽良好的招聘平台,或者是勞工處這些官方部門尋找招聘廣告。市民在求職時亦須冷靜進行風險評估,即使對一份工作感到興趣,切忌心存僥倖,要自行從多方面去查核,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防騙視伏器」網站或者應用程式,輸入招聘方的資料(例如電話號碼),以初步評估對方是否「高危有伏」的已知詐騙單位。
若市民不幸中招,又或者懷疑親友被人「賣豬仔」,應立即報警求助,而入境處「協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組」亦設立了(852)1868求助熱線及網上平台,讓境外香港市民求助。
緊密跟進
由香港特區政府保安局副局長卓孝業率領、遠赴泰國跟進東南亞被禁錮非法工作個案的保安局專責組前晚回港,並於昨日上午向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匯報工作情況,商討進一步跟進行動。鄧炳強表示,他和團隊會繼續跟進所有求助個案,同泰國當局緊密協商,以營救所有受困人士為目標,「將佢哋早日帶返屋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