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李陽波 西安報道)西十高鐵天竺山二號隧道1月9日順利實現貫通,這也標誌着西十高鐵全線施工取得階段性進展,為後續工程有序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據悉,西十高鐵未來開通後將接入已建成的武漢至十堰高鐵,屆時西安至武漢鐵路運行時間,將由目前的5小時縮短至2.5小時左右,進一步拉近陝西與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的時空距離。
全工序機械化施工攻克多道難關
西安至十堰高速鐵路是陝西「米」字形高鐵網中重要的一「捺」,該條高鐵途經陝西西安、陝西商洛、湖北十堰三市,接入已建成的武漢至十堰高鐵。新建正線長255.7公里,設計速度為每小時350公里,其中陝西段總長169公里,沿途設西安東、藍田、商洛西、山陽、漫川關5站。
此次貫通的天竺山二號隧道,位於陝西省山陽縣境內,為秦嶺南麓低山區,全長4117.52米。該隧道地質為強風化碳質板岩,穿越四條斷裂帶、三條節理密集帶,不良地質佔隧道施工全長的42.8%。存在危岩落石、涌水、圍岩失穩等風險,施工難度大、環保要求嚴、安全風險高,為全線二級高風險隧道和標段內重難點控制性工程。
為確保施工順利推進,西成客專陝西公司組織參建單位成立科研攻關小組,積極採用超前地質預報,加強監控量測管理,運用信息化管理平台監控施工全過程,確保隧道安全優質高效推進。施工過程中,項目團隊採用全工序機械化施工,運用智能信息化襯砌台車、全液壓自行式仰拱棧橋等10餘套先進機械設備,提升隧道施工效率。同時,通過設備集成結合先進的通信、計算機及網絡技術,積極構建符合現場需求的綜合信息化管理機制,實現了對進度、安全、質量的全面信息化管控。
拉近陝西與長三角珠三角時空距離
此外,為降低隧道施工對秦嶺生態環境的影響,中鐵十一局項目部在隧道洞口設置危廢暫存間,臨時渣場地採用綠網覆蓋,同時配備霧炮減少揚塵,採取雨污分流等處理措施,有效減少對秦嶺生態的影響。
天竺山二號隧道順利貫通,也為西十高鐵按期開通運營創造有利條件。西十高鐵開通後,西安至十堰實現1小時內到達,西安至武漢的鐵路運行時間,將由目前的5小時縮短至2.5小時左右。將為進一步完善全國高速鐵路網,拉近陝西與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的時空距離,加強關中城市群與長江中遊城市群聯繫,助力秦巴山區鄉村振興,更好支撐共建「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發展和西部大開發等國家發展戰略,以及帶動沿線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