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劉蕊 實習生 郝錦程 河南報道)「蛇年剪蛇!」在蛇年春節即將來臨之際,河南省省級非遺項目孟津剪紙傳承人楊暢暢,憑藉着對剪紙藝術的深厚熱愛與精湛技藝,以及為大家送上蛇年祝福的想法,精心構思創作了《伏羲女媧交尾圖》剪紙作品。
楊暢暢向記者介紹,《伏羲女媧交尾圖》長2.7米,寬1.4米,是以唐代文物伏羲女媧交尾圖為原型進行剪紙創作的。在創作過程中,他還用毛筆為作品染色,使得整幅作品色彩鮮明,形象生動。
傳說中,伏羲女媧是人類的始祖,他們的結合孕育了萬物生靈。在蛇年,這蛇尾交纏的畫面更是多了幾分祥瑞之氣。在這幅作品中,伏羲和女媧的形象鮮明。他們手持牡丹花,象徵着富貴吉祥;中心托舉着太陽,寓意着光明和希望。兩人的身體以雙蛇形纏繞在一起,形成了交尾的姿態,中間還有娃娃,也寓意着生命的繁衍和生生不息。
楊暢暢還在伏羲女媧的周圍巧妙地融入了如意蓮花、九尾狐銜葫蘆、羽人獻仙藥等吉祥形象。如意蓮花象徵着純潔和高雅,九尾狐銜葫蘆則寓意着多子多福和長壽,羽人獻仙藥則象徵着神秘和吉祥。這些元素的加入,使得整幅作品更加豐富多彩,寓意深遠。
除此之外,楊暢暢還向記者介紹了一幅以古希臘神話中的美杜莎為原型的剪紙作品。美杜莎是古希臘神話中的蛇髮女妖,以其獨特的形象和神秘的故事而聞名。作品中的美杜莎蛇發飄逸,與上一幅用毛筆染色的手法不同,「我又創作了這個潑彩的,這個染色的方式是讓顏色隨意在紙上流動,然後把這個圖案來呈現出來。」楊暢暢說。最終呈現出彼此交融,漸變的效果。通過中西文化的碰撞,這一作品也凸顯了剪紙藝術的多樣可能性。
楊暢暢表示希望通過這些幅作品,傳遞出萬象更新、生生不息的美好祝願,同時也讓更多人關注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責任編輯:
宋得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