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王尚勇 寧夏報道)從喜愛葡萄酒到投身葡萄酒行業,港商周沃民於2015年正式在寧夏賀蘭山東麓開啟了釀酒之旅,在寧夏,葡萄酒行業被稱作「紫色名片」。周沃民表示,「來寧10年,他已初步實現打造高品質葡萄酒產品這一夢想,有信心面向大眾,未來10年,他將大規模地把產品推向公共市場,逐步建立自己的品牌。」

寧夏聯合農科丹麓酒莊儲酒罐 記者王尚勇攝

據了解,寧夏聯合農科丹麓酒莊創始人兼CEO周沃民喝葡萄酒近50年了,源於對葡萄酒的鐘愛,他萌生了在內地開酒莊釀酒的想法。周沃民對記者表示,「產地對葡萄酒品質影響很大,我和合夥人將廣西、山東、寧夏等地的葡萄發給全國的『釀友』做測試,大家都說寧夏的葡萄是最好的,又將同一批寧夏葡萄分發到全國各地的酒莊釀造,我們發現,在寧夏釀造的葡萄酒香氣特別好,經過考察調研和這兩場「試驗」,2015年,周沃民和合夥人籌集了350萬元(人民幣,下同)資金,決定到寧夏釀酒。」

據介紹,在寧夏建立酒莊後,港人周沃民打造了葡萄酒的跟蹤系統,嚴格把關每一批產品的質量,並不斷完善葡萄酒的風味和口感,產品因此也獲得布魯塞爾國際酒類大獎賽金獎、品醇客世界葡萄酒大賽銀獎等榮譽。

周沃民表示,「葡萄酒行業是個很長線的投資,經營葡萄酒業不能急於求成,不能貿然將葡萄酒產品推向公共市場,而是採用「粉絲訂製」的方式銷售。結果證明我的選擇沒錯,我們的生意一年比一年好。」如今,周沃民和合夥人已在全國擁有70多個城市酒窖,資產接近6000萬元。

同時,周沃民亦注重產業的良性發展。他與當地一些合格的種植基地、種植戶合作,收購他們的釀酒葡萄,實現企業與種植戶的雙贏。「我的初心就是讓周邊的人可以共同生存,實現整個圈子的良性發展。」在周沃民看來,葡萄酒並非高高在上,只是一種普通的「酒精飲料」。他踐行「高性價比」的市井化線路,推出了許多價格親民的葡萄酒產品:「葡萄酒並不需要所謂的『儀式感』,並不是只能在特別正式、高端的場合才能品嘗。實際上,它最重要的作用是成為人與人之間情感交流的一個橋樑。」

據悉,在寧夏,葡萄酒行業被稱作當地「紫色名片」。

責任編輯: 宋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