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 孔雯瓊)德勤近日在上海發布《2025年商業地產行業展望:迎接發展拐點,把握時代機遇》報告,顯示全球房地產業主和投資者重燃樂觀情緒,預計今年商業房地產的基本面將有所改善。中國內地方面,預計今年的重點將轉向境內債務重組。
德勤中國審計與鑒證業務房地產行業主管合夥人倪敏表示:「近年來,商業地產行業面臨諸多不確定性,主要原因包括利率上調,通脹高企,租戶對商業空間的使用方式和地點偏好發生變化,氣候變化對建築產生的影響,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不斷湧現。儘管行業的全面復甦取決於未來12至18個月全球地緣政治穩定性和利率的變化,但我們的調研顯示業界對前景的預期已發生積極轉變。88%的全球受訪者預測今年的收入將上升,與去年六成受訪者預計收入將進一步下降相比,變化十分顯著。」
德勤中國戰略與企業交易諮詢業務合夥人方棟表示:「亞太地區約有2,570億美元的未償優先債務即將到期,同時在2024年至2026年期間將出現84億美元的資金缺口,即原始擔保債務金額與貸款到期時可用再融資金額之間的差額。近年來,面臨違約風險的中國房地產企業持續尋求境外債務重組,其中大多已開展工作並陸續進入最後階段。然而,由於基本面仍需改善,加之缺乏足夠的新資金和新貸款,銷售情況也未如理想,許多買家仍需更多時間觀察市場環境。隨着內地保交樓項目逐漸完工,預計今年的重點將轉向境內債務重組及如何盤活土地資源。」
全球範圍內,超過68%的受訪者預計2025年商業房地產的基本面將有所改善,包括資本成本、資本可用性、房價、交易活動、租賃活動、租金增長和空置率等方面。倪敏指出:「大多數全球受訪者(68%)有可能在未來12至18個月內增加併購活動,其中近八成公共和機構組織以及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受訪者表示或增加併購活動。建議房地產領導者切勿盲目追求『抄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