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資局最近公布的2024/25年度資助項目中,香港理工大學共有18個研究項目獲資助。(理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張楚意)香港研究資助局最近公布的2024/25年度跨院校資助項目中,香港理工大學共有18個研究項目分別獲得「協作研究金」及「研究影響基金」資助,總資助額約9,176萬元,為本地教資會資助大學之冠。

理大表示,該校在上兩個跨院校作作計劃中獲資助的研究項目涵蓋不同範疇,包括:創新建築技術、可持續環境、生物化學、藥物研發、癌症治療方法、可持續航空燃料、光子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學工程、視光技術及眼睛護理等。

理大有四個項目獲「研究影響基金」撥款支持,其中理大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副教授呂紹元,會領導「由廢至翼–建立本港可持續航空燃料高通量製程與低碳飛航測試評價體系研究」,此項目旨在建立亞洲首個可持續航空燃料(SAF)研究平台,聚焦從香港各種生物質有機廢棄物中生產、測試和驗證SAF的關鍵條件。

至於理大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副系主任及教授趙燕湘,考慮到肝細胞癌患者的治療選擇相對有限,而靶向治療對於提高存活率的效果也較為有限,故致力開發「抗體-自動肽偶聯物」(AACs),將專利自動肽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s)如抗PD-L1抗體相結合,以提升癌症免疫療法對肝細胞癌的療效。

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系主任及講座教授潘智生將聚焦開發3D打印混凝土組裝合成建築法。建築環境及能源工程學系教授魏敏晨則希望通過最優的光學設計,創造愉悅的虛擬與擴增實境的視覺體驗。

此外,理大有14個項目獲在「協作研究金」撥款支持,涉及協作研究項目、研究設備補助金,及新進學者協作研究3大類別,共涉款7,136萬元。

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表示,理大充分運用學術專長,讓研究人員發揮所長,結合先進設施及跨學科合作,培育優良的創科文化及環境,促進知識轉移和研究成果商品化,這些驕人成就不僅展示了理大在具影響力研究方面的卓越表現,亦彰顯了該校與政府部門及業界之間的緊密合作,共同推動科研成果轉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