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蕊 實習生 郝錦程 河南報道)焊接是個技術活,焊出一道標準的焊縫,需要工人手臂20000餘次的精確擺動,每次幅度誤差不能超過0.2毫米。在清智(鄭州)機器人創新中心(以下簡稱清智機器人中心),焊接一條完美的焊縫只需按下按鈕。
工業4.0時代,焊接智能化技術逐漸成為推動全球製造業轉型的核心驅動力,焊接機器人亦是工業機器人資本賽道裏炙手可熱的明星產品。
1月6日,鄭州高新區管委會組織「機器人奇遇記——2024世界機器人大賽總決賽探營鄭州高新區」活動,來自中央、省、市主流媒體記者以及網絡大V走進清智(鄭州)機器人創新中心,實地探訪焊接機器人如何讓操作工人變身焊接大師。
「讓每個工人成為焊接大師」
將機器人搬運到焊接位置磁吸固定、確認焊接起點、按下按鈕,機器人即刻舉起機械臂,激光束聚焦在焊接點上,按規劃焊接路徑完成工作——在清智(鄭州)機器人創新中心,技術人員正在展示「智能輕焊機器人」的工作過程,不同於人工焊接,機器人焊接一條完美的焊縫只需按下按鈕。
「焊接厚度較大的焊縫時,需要按照特定的順序逐層逐道進行焊接,有時工序可能多達幾十道,其中一道若存在0.1毫米的誤差,最終的焊接效果將差之千里。」據清智機器人中心激光機器人工程技術負責人王文海介紹,智能輕焊機器人告別了傳統機器人複雜的編程過程,相當於配置了「最強大腦」。機器人可搭載視覺跟蹤系統,通過模糊拖動確認焊縫起點和終點,實現焊縫位置精確定位,系統自動規劃焊接路徑,並開始自動焊接。
王文海表示,智能輕焊機器人主打體型輕量化,適合在戶外垂直空間、狹小作業空間及惡劣環境空間工作,能夠實現一人多機操作,讓每個工人成為焊接大師。「1台焊接機器人等於1.5個焊接工人,1名工人可以管理5台激光機器人,生產效率將提升6倍,良品率達90%以上。」
智能焊接領域,還有哪些機器人在發揮作用?
智能輕焊機器人旁,具身移動式焊接機器人、免示教焊接機器人、激光復合焊機器人等不同大小、形態的智能機器人產品一字擺開。
「從航天航空、汽車製造、電力電氣,到煤礦機械、橋樑設備、船舶製造……焊接機器人廣泛應用於多個行業。」清智機器人中心主任助理呂愷楓說,具身移動式焊接機器人,是專為大型工件焊接設計的一體化移動式自動焊接設備;免示教焊接機器人適用於橋樑、船舶行業;而激光復合焊機器人則擅長處理汽車車身焊接,焊縫平滑細緻,飛濺少。
多產業布局,清智助力鄭州高新區打造機器人產業生態圈
在國內的機器人產業格局中,清華大學既是學術研究的引領者,也是產學研合作的推動者。2024年,清智機器人中心由清華大學河北院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中心在鄭州高新區設立。
「清華河北院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中心由國家機器人質量檢測與評定中心、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機器人分會、清華機器人聯盟與清華河北院共同建立。」呂愷楓表示,依託清華大學河北院的長期技術積澱,截至目前,清智機器人中心已孵化引入30餘家產業公司,累計授權知識產權18項,累計收益及產品營業總額超1.5億元。
據介紹,除焊接機器人系列產品外,針對鄭州高新區產業結構,清智機器人中心重點孵化了具身通用機器人、激光工業機器人、醫療及特種機器人、AI數字文旅機器人四個產業集群,其中多項產品已經量產,並獲得國際服務機器人大賽、國內創新創業大賽等賽事獎項。
下一步,在原有四個產業集群基礎上,清智機器人中心將依託鄭州市製造業、醫療、物流、應急救援等產業優勢,打造深度機器人應用場景、量產迭代更具實用性的機器人產品,努力推動鄭州打造國家級第一梯隊機器人產業生態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