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莊紫祥
隨着2024年的尾聲緩緩降臨,我們站在歷史與未來的交匯點上,回望過去,香港在李家超行政長官及特區政府的卓越領導下,猶如一艘破浪前行的巨輪,在政治、經濟、社會民生及對外交流等多個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輝煌成就,繪就了一幅幅生動絢麗的時代畫卷。展望2025,香港這顆東方璀璨的明珠,正以更加堅定的步伐,邁向更加光明的未來,而我們對此滿懷信心與期待。
政治與法律:穩固基石,法治之光
在政治與法律領域,香港特區政府成功完成了基本法第23條的本地立法工作,為香港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築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安全防線。據最新權威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香港的犯罪率較十年前下降了驚人的17.8%,這一顯著變化不僅彰顯了香港法律體系的嚴密與高效,更體現了公眾對法治的堅定信仰與深切信賴。特區政府在推進民主化進程、保障人權與自由方面的不懈努力,讓言論自由、新聞自由等核心價值得到了充分尊重與捍衛,為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奠定了堅如磐石的基礎。
經濟活力:蓬勃向上,全球矚目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的地位,不僅穩固如初,更在全球經濟復甦的大潮中乘風破浪,展現出無與倫比的活力與魅力。2024年,香港的GDP總量攀升至新高度,不僅是對香港作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之一經濟實力的有力證明,更是對其在全球經濟版圖中重要地位的生動詮釋。金融科技領域的迅猛發展,讓香港成為了亞洲乃至全球的金融科技樞紐,截至2024年底,香港已匯聚超過750家金融科技公司,這一數字較往年有了顯著增長。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的異軍突起,更是為香港的經濟結構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增長點,預計到2025年,這些新興產業將貢獻香港GDP的13%以上,成為推動香港經濟持續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
社會民生:持續改善,共享福祉
在社會民生方面,特區政府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得到了生動實踐。醫療改革的深入推進,讓香港的醫療服務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每千人擁有的醫生數量從2023年的2.2名增加至2024年的2.4名,這一變化讓市民的健康福祉得到了更加堅實的保障。教育公平性的不斷提高,讓每一個孩子都能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為香港的未來發展培養了更多優秀人才。住房問題的有效解決,讓更多年輕人實現了安居樂業的夢想,為香港的社會和諧穩定注入了新的活力。人口數量的穩步增長,不僅體現了香港對人才的強大吸引力,更彰顯了其作為國際大都市的獨特魅力。
對外交流:合作共贏,共享未來
香港憑借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多元文化的獨特優勢,在對外交流合作中展現出了非凡的魅力與影響力。近年來,香港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倡議,與沿線國家建立了廣泛而深入的合作關係,2024年香港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總額達到了約1400億美元,同比增長近10%,這一數字不僅彰顯了香港在全球貿易體系中的重要地位,更為其未來的國際合作與發展開闢了更加廣闊的空間。同時,香港還加強了與粵港澳大灣區內城市的協同合作,共同打造世界級城市群,自《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以來,區內跨境投資金額累計超過了700億美元,這一數字不僅促進了區域內的資源共享和技術轉移,更為香港的長期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與活力。
人文精神:開放包容,創新無限
香港的人文精神是其長遠發展的不竭動力。這裏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人才,形成了開放包容、多元共生的社會氛圍。無論是藝術展覽的璀璨奪目,還是音樂節的激情四溢,各類文化活動層出不窮,讓香港成為了一個充滿創意與活力的文化熔爐。這種多元文化的交融與碰撞,不僅為香港的創新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更為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社會責任感的下一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展望2025年,筆者對香港的未來充滿信心與期待。這一信心不僅源於過去幾年所取得的輝煌成就,更源於香港在未來發展中所展現出的巨大潛力與無限可能。我們相信,在李家超為首的特區政府領導下,香港將繼續發揮「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不斷求進、自我革新,為國家乃至世界的繁榮穩定作出更大貢獻。同時,我們也期待着香港市民能夠繼續發揚勤勞、智慧和包容的精神,共同書寫這座城市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讓我們攜手並進,共創香港更加美好的未來!
(作者為全國政協委員、大灣區金融科技促進總會會長、香港各界慶典委員會基金會主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