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公報記者 華夢晴)全球首個衛星互聯網高軌衛星連接手機通信終端系統今日(30日)在本港黃竹洋村測試成功,有望解決本港偏遠地區通信問題。約4.5公斤重的衛星終端接入電源後能自動尋星,在2分鐘之內,設備便能成功建立連接。而該終端可實現半徑50米範圍內的Wi-Fi信號覆蓋,為周邊用戶帶來便捷的上網體驗。《大公報》記者現場實測,亦體驗到啟動該通信設備操作簡單、網速順暢。

據了解,網翎衛星上網機由新時空集團提供,透過使用亞太6D高通量衛星通信服務,為偏遠地區提供衛星互聯網寬帶連接服務。該設備包含接收與發射功能,並內置路由器,能提供衛星Wi-Fi熱點服務,支持最多十個終端在50米範圍內同時上網。
《大公報》記者現場實測發現,啟動該通信設備後,用戶只需簡單地連接到對應的Wi-Fi熱點,即可實現上網、語音、視頻通話以及觀看視頻。整個流程耗時僅約2分鐘,且操作簡單,與日常上網體驗無異,整體網速順暢。
黃竹洋村村長戴偉國表示,網翎衛星上網機安裝方便,無需建立基站,村民便能享受上網服務。他亦期望低空經濟能夠為村民帶來更方便的生活體驗。
新時空集團首席技術官張海明介紹,與傳統拋物面天線相比,網翎衛星上網機採用了平面平板天線設計,設備約4.5公斤,契合用戶對便攜性的需求,其價格也相對親民,控制在五位數。他指出,整套設備配有電池,可為上網機提供1到1.5小時的通信服務,電池亦符合民航攜帶要求。
此外,該設備具備自動尋星功能,使用者無需專業知識即可組裝並使用。配套的APP允許用戶遠程管理和購買流量包,即時監控天線狀態。張海明強調,該設備輻射小於60瓦電燈泡。在進行設備安裝時,需確保其前方無任何遮擋物,以保障最佳的使用效果。同時,該設備也支持室內安裝,但需注意的是,室內的玻璃材質不能含有金屬纖維,以免影響信號接收。
新時代集團首席執行官張建華期望,借香港應用案例和典型案例,把這個案例立即複製到「一帶一路」國家。曾任全國人大常委、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譚耀宗表示,本次試驗是一個範例,是利用低空經濟促進市民生活便捷化的證明。他指出,相關的技術在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亦有一定的需求,期望本港創新科技與內地先進科技可一起「拼船出海」,推動科技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