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天山勝利隧道施工現場。新疆傳真

(香港文匯網記者 應江洪)12月30日11時17分,隨着新疆天山深處傳來轟隆隆的爆破聲,世界最長高速公路隧道——天山勝利隧道全部貫通。這條隧道長22.13公里,是G0711線烏魯木齊至尉犁高速公路(以下簡稱「烏尉高速公路」)的「咽喉」工程,自2020年4月開工建設。

隨着天山勝利隧道的貫通,烏尉高速公路有望明年建成,成為南北疆最便捷的公路大通道,駕車穿越天山將從現在的3個小時縮至20分鐘。屆時,烏魯木齊至庫爾勒駕車時長將從7小時縮至3小時。

首用TBM「長隧超短打」填補國內技術空白

圖為天山勝利隧道。新疆傳真

天山勝利隧道是國內在建高速公路中典型的特長、高寒、高海拔公路隧道,所處地域地質條件極其複雜。負責隧道進口端施工的中國交建新疆烏尉高速公路土建第五標段項目副總工程師崔華新,將施工難度概括為「一長」「一多」「二深」「五高」。

「一長」指隧道單洞長22.13公里,相當於5座南京長江大橋的總長;「一多」指斷裂帶多,天山山脈有「地質博物館」之稱,整個隧道穿越16個地質斷裂帶,施工難度可想而知;「二深」指隧道具備通風等功能的豎井深以及隧道埋深深。其中,隧道最大埋深近1200米。豎井最大深度達706米,比目前我國第一高樓——上海中心大廈還要高,是目前世界上最深的高速公路豎井;「五高」則是指高地應力、高地震烈度、高環保要求、高寒、高海拔。

面對重重挑戰,建設者們首次使用了我國自主研發、專門為天山勝利隧道量身定做的2台硬岩掘進機(TBM),並創新使用全球首創的新型壓註式工法及配套TBM裝備施工,打破了國外同領域技術和設備壟斷。同時,創新採用「三隧道+四豎井」的方案,即施工布置為左、中、右三個洞口同時掘進,左右兩個為直徑達14米的雙車道主隧道,中間的中導洞(服務隧道)直徑8.4米,採用TBM領先掘進施工,為左右雙主洞開闢輔助工作面,將整條隧道「切割」,實現「長隧超短打」。工期由常規「兩端掘進」施工的10年縮短至4年多,填補了國內隧道施工技術的空白。

「4年多堅守,戰勝了一次次塌方、涌水。今天貫通就像看到自家孩子出生一樣。」天山勝利隧道進口端中導洞掘進班班長楊東東說。

最險「博阿斷裂帶」 涌水可注滿近30個泳池

圖為天山勝利隧道出口端全景。新疆傳真

天山勝利隧道要穿過的16個斷裂帶中,有12個位於進口端施工區域。其中,F6博羅科努—阿其克庫都克斷裂帶(以下簡稱「博阿斷裂帶」)的範圍最大,也最危險。

中交一公局集團有限公司承建的烏尉高速第五標段項目執行經理熊子壹介紹說,博阿斷裂帶是一條長期活動並以不同深度、不同變形行為和不同運動方向為特徵的複合區域深大斷裂,總長460米,其中核心段長100米,施工方時刻面臨全斷面TBM卡機、坍塌、突泥涌水等風險。稍有不慎,將會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和不可估量的後果。

為此,建設者們引進國內首創的公路勘察新工藝——在進口端使用水平定向鑽超長距離穿過博阿斷裂帶,利用水平鑽孔進行取芯及孔內綜合測試,為設計、施工提供更精準的地質信息。在此基礎上又組織國內知名專家現場「會診」。

「進入博阿斷裂帶核心區後,洞內日均涌水量2000立方米,最大日涌水量超過3200立方米,涌水總量可注滿近30個標準游泳池。其間也遇到數次塌方,所幸造成的影響較小。就這樣,100米的斷裂帶核心區,掘進機用了1個多月才穿過。」熊子壹說。

當地牧民盼早日吃上「旅遊飯」

今年47歲的朝魯門,是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阿拉溝鄉烏拉斯台查汗牧場一位蒙古族牧民。這幾年,他經常開着皮卡車來到離家不遠的「山洞口」(天山勝利隧道)查看工程進度。

「就盼着這條公路早日通車!我們的草場夏天特別美,高速通了以後一定會有很多遊客。」他說,「我打算蓋十幾個蒙古包,開個農家樂,家鄉一定會有大發展。」

自治區旅遊協會副秘書長陳運良表示,天山勝利隧道的開通意味着未來新疆的旅遊空間結構將被重塑。「以往短途遊客從烏魯木齊出發基本選擇天山天池或吐魯番。這條新的旅遊交通走廊開通後,遊客們不僅多了新選擇,而且也將帶動自駕遊、飛機+自駕遊、飛機+火車+租車遊,飛機+火車+託運自有車輛遊等多元形式的自駕+旅遊業態的發展。對庫爾勒、巴州乃至整個南疆旅遊都將起到極大促進作用。」

出生於庫爾勒、如今在烏魯木齊從事小商品批發的王朝霞說,未來烏尉高速通車後,庫爾勒及其周邊地區將納入烏魯木齊的3小時輻射圈,家鄉的發展也會越來越好。

業內經濟學家表示,南北疆的空間互通將促進區域協同發展和集約化發展,構建起多元化、多樣化的產業體系,加速新疆人口、投資、就業、消費等再生產要素集聚,將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投資新疆。

40年三跨天山 見證中國基建奇跡

位於新疆中部、綿延1700公里、平均海拔超3500米的天山山脈是世界七大山系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獨立緯向山系,橫貫新疆東西。其巍峨高聳的山體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將新疆地區分為南疆與北疆。這種地理分隔既造就了天山南北各具特色的自然、人文景觀,同時又在地理上阻隔了南北疆經濟文化交流。以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市到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首府庫爾勒市為例,雖然地圖上的直線距離僅為260多公里,但實際行駛路程卻達到了470多公里。

第一條真正意義上貫通天山的公路是今天被譽為「中國最美公路」的獨庫公路。這條全長561公里、縱貫天山南北的公路於1983年正式建成,連接了克拉瑪依市獨山子區和阿克蘇地區庫車市。

2021年12月,歷時5年4個月建設、位於新疆東部的巴裏坤至哈密公路全長11.775公里的東天山隧道正式開通。這是第二條貫通天山的交通要道,且只需10分鐘便可暢連哈密南北區域交通。

天山勝利隧道所屬的烏尉高速則是第三條貫通天山的公路。

從1983年獨庫公路正式建成到現在,40多年時間裏,天山南北的快速連通,也見證了中國基建的高速發展。隨着「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推進,新疆區位優勢更加凸顯,「跨越天山」的故事還在繼續。

2023年6月,中交集團中標G219線昭蘇至溫宿公路全線控制性工程西天山特長隧道。項目建成後,從北疆伊寧至南疆阿克蘇的里程將由1710公里縮短至500公里。

與此同時,新疆也在規劃建設獨庫高速公路。按照設計,新獨庫高速不僅通行時間縮短近9小時,還可實現全年全天候通車。

責任編輯: 之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