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學院助理教授李志豪率領團隊研製環保磚——都大供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莫楠)香港都會大學科研團隊研究利用塑膠廢料製造環保磚,以推動塑膠回收及循環再用,減少垃圾堆填之餘,亦可「轉廢為寶」,為建築界提供多一種環保建築材料。這種新型環保磚塊不論在堅固程度、防水、隔音及隔熱方面都比傳統磚塊表現更佳,更可顯著減省建築成本。研究項目已獲香港知識產權署批予短期專利,以及教資會自資界別研究資助教員發展計劃資助87.5萬港元,有望在未來廣泛應用於建造業,推動減廢及可持續綠色建材。

環保磚以聚丙烯纖維(前排左)、PVC纖維(前排中)等熱塑性塑膠,加入鋁粉(前排右)、生石灰(後排左起)、粉煤灰、石膏及沙等材料混製而成——都大供圖

負責研發的都大科技學院助理教授李志豪及其團隊,參考過往研究數據,在石膏、生石灰、沙和粉煤灰等常用建築材料,加入至少一種切割成細塊的廢棄熱塑性塑膠,例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尼龍、聚乳酸(PLA)等,混製成複合材料,再壓模製成磚塊。與傳統沙磚相比,其抗壓強度較未添加塑膠的磚塊提升逾8%,達至每平方毫米4.5牛頓(N/mm²),能夠承受更大的壓力而不易破裂。

此外,環保磚獨特的結構設計顯著提高吸水率,由7.8%提高至9.2%,從而更有效防止建築物滲水。同時,塑料的加入也提高了混凝土的隔熱性能,使產品的導熱性能降低 10.2%,有助減少能源消耗及維持更舒適的室內環境。

李志豪引述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報告指,全球至今產生的 70 億公噸塑膠廢料中,只有不足一成被回收再用。都大團隊製作的環保磚,可透過循環再用減少塑膠廢物和沙、黏土等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同時減少依賴焚化和堆填,以緩減氣候變化的速度。他續指,塑膠廢料的價格通常低於傳統沙土,使用環保磚可以降低約5%建築成本,若實現量產,將為建築行業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期望未來能夠廣泛應用於各類建築工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