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路透社資料圖)

2024年全球加密貨幣大事件:

—美國:BTC和ETH現貨ETF獲批與新政府的監管預期

2024年1月10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批准了現貨比特幣交易所交易基金(ETF),隨後又在當地時間5月23日,180度反轉地批准了以太坊ETF。7月23日,美國以太坊現貨ETF正式交易。兩個事件標誌着美國加密投資領域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比特幣ETF和以太坊ETF為傳統金融與加密貨幣之間提供了可擴展的橋樑,成為關鍵的整合點。

—歐洲:MiCA法案的生效與穩定幣競爭加劇

歐盟《加密資產市場監管法案》(MiCA)對穩定幣發行方的監管規則已於6月30日生效,並在12月30日全面實施。MiCA是歐盟針對加密行業的首個完整監管框架,尤其對穩定幣的監管提出了明確要求。雖然一些加密公司表示尚未做好充分準備,但在合規要求日益嚴格的背景下,歐洲穩定幣市場競爭勢必會加劇。比如,未獲得牌照的Tether已經投資荷蘭公司Quantoz和歐洲穩定幣提供商StablR。

—香港:VATP持牌者新增4家,推進穩定幣發展

12月18日,自OSL Exchange、HashKeyExchange和HKVAX後,香港VATP再迎四名新成員,包括雲賬戶大灣區科技(香港)、DFX Labs、香港數字資產交易集團及Thousand Whales Technology。

—亞太其他地區:Web3政策與沙盒監管的進一步推進

日本新任數字大臣平將明(Masaaki Taira)在一個論壇上宣布,該國首相石破茂重組了其政黨的Web3和加密政策制定部門,進一步推動該國在加密與區塊鏈領域的政策創新。政府表示,無意阻止Web3相關業務的「推廣」。

—俄羅斯:加密貨幣挖礦法規生效與數字貨幣稅收調整

俄羅斯於2024年11月1日生效了全面的加密貨幣挖礦法規,規定了嚴格的能源上限、強制註冊和監管要求,為該行業帶來了更明確的法律框架。新法規將加密貨幣挖礦正式納入合法活動,並設定了礦工的安全和運營標準,同時要求在特定平台上進行數字金融資產交易。該法規旨在平衡俄羅斯加密行業的增長、能源需求和對非法挖礦的管控。

—中東及北非:加密貨幣市場的快速增長

在中東及北非,阿聯酋的加密貨幣生態系統增長迅速,得益於監管創新、機構興趣以及市場活動的擴展。2022年成立的迪拜虛擬資產監管局(VARA)為加密行業提供了全球領先的監管框架,並推動其進一步發展。目前已有23家平台獲得VARA牌照,今年新增今年新發牌13家,包括幣安、Bybit、OKX、Derbit等。

—南非:非洲各國中態度最為友好,已發放248份牌照

在非洲各國中,南非是對加密貨幣最友好的國家之一。南非儲備銀行(即南非央行SARB)一直未明確禁止加密貨幣的使用。截至2024年12月16日,南非金融行業行為監管局(FSCA)在收到的420份加密資產服務提供商(CASP)牌照申請中,已發放了248份牌照。根據當地一份報告,目前仍有56份申請正在審查中,而9份申請已被拒絕。此外,報告指出,在FSCA對部分企業的商業模式提出質疑後,有106家機構撤回了申請。

—美洲:加密貨幣的國家政策創新

在美洲,阿根廷正在大力推動加密貨幣的普及。10月22日,阿根廷證券監管機構(CNV)宣布對一份草案進行公開諮詢,該草案旨在規範該國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VASP)的運營,並對這些機構施加新的合規要求。與此同時,阿根廷證券監管機構宣布允許與多種加密ETF機會相關的外國投資產品進入市場。總統米萊計劃在2025年實施自由貨幣流通政策,允許阿根廷人選擇包括比特幣在內的任意貨幣進行交易,為經濟多樣化提供新契機。巴西已經建立了友好的法規,擁有巨大的潛力來發展RWA(現實世界資產),一個多樣化和充滿活力的社區,並且在試點階段有一個CBDC(稱為DREX)。

(香港文匯報記者黎梓田整理)

責任編輯: 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