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賀鵬飛 南京報道)今年是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87周年,也是全國人大常委會以立法形式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10周年。12月13日上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南京舉行國家公祭儀式,沉痛悼念87年前慘遭侵華日軍屠戮的30萬死難同胞。
國家公祭儀式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集會廣場舉行,來自中外各界的數千位代表出席,其中包括年逾九旬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劉民生,以及多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後代和歷史記憶傳承人。迄今為止,登記在冊在世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僅剩32人。

上午10時,國家公祭儀式正式開始,在此之前的上午8時,這裏已經舉行升國旗、下半旗儀式。現場國旗低垂,氣氛肅穆。奏唱國歌后,全體人員向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默哀1分鐘。
與此同時,凄厲的防空警報再次響徹南京上空,全市主城區範圍內道路上(不含高速公路、繞城公路、高架、隧道)行駛的機動車(正在執行緊急任務的特種車輛除外)停駛鳴笛致哀,火車、船舶同時鳴笛致哀,道路上的行人、公共場所的人員(正在從事特種生產作業的人員除外)同時就地默哀1分鐘。

隨後,解放軍儀仗隊向死難同胞敬獻花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李書磊發表講話。講話結束後,南京市青少年代表宣讀《和平宣言》,中國國家游泳隊運動員、世界冠軍張雨霏,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院長李慶國等6名代表撞響「和平大鐘」。現場放飛3000只和平鴿,祈求世界和平。

除國家公祭儀式現場外,南京市17處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叢葬地、12個社區和6家抗戰主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同步舉行悼念活動,全國抗戰類紀念(博物)館也同步舉行公祭活動,共同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紀念為抗戰勝利獻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
相關報道:
責任編輯:
木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