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弦)香港國際機場第三跑道系統上月正式啟用後,預計今年底前,客運量將全面恢復至疫情前水平,目前的人手荒將雪上加霜,預料香港航空業人力短缺人數將於2028年上升至約1.8萬至2.3萬。香港機場管理局近日表示,已從多個途徑接觸有意投身航空業的人才,包括舉辦職業博覽,如今日將舉行的機場青年就業博覽。是次就業博覽會應用AI(人工智能)科技協助求職者修改簡歷,各機場企業均各出奇招吸引年輕人入行,例如國泰附屬服務公司將於會場上邀請求職者透過VR眼鏡沉浸式體驗國泰餐飲航膳服務主任的具體工作,以增加年輕人對職位的認識、提高招聘成功率。
香港機場管理局助理總經理(公共事務及社會關係)蕭錦行表示,疫情後不同機場企業均努力增聘人手,現時整個機場島就業人口約超過6萬人。機管局早前推算,現時比疫情前仍欠10,000人手,局方會定期進行調查,了解實際人手需求。
他介紹,將於今日(13日)舉辦的招聘會是三跑啟用後首個大型招聘會,有超過30間企業參加,提供超過2,000個職位空缺。招聘會特意推出網上招聘平台,實體招聘會的所有職位信息都會集中在網上,方便求職者瀏覽,「線上線下同時進行,不方便到招聘會現場的人士,可以在網上瀏覽諮詢,亦可以向心儀職位投簡歷。」機管局以後舉辦的招聘會都會有線上招聘平台。

網站設AI輔助求職者改簡歷
今次招聘網站又會提供AI輔助工具,協助求職者撰寫、修改簡歷,現場亦設置不同專門服務站,主要對象為年輕人及非華裔人士提供就業輔助等服務。
國泰附屬服務人才招聘及發展主管李榮傑表示,疫後人手需求增加,公司需要招聘約300人,故積極推出與青年人相關的計劃,吸引他們就業,或讓他們更了解行業發展,例如本月至明年1月準備宣傳青年就業計劃,主要是DSE考生,安排他們在應考前進行相關職位面試,考試結束後受訓及投入工作,計劃結束後可以選擇繼續就業還是讀書,「計劃深受年輕人歡迎,返工有工資,可以學習到不少東西,更加認識航空業。」
VR播片沉浸式體驗餐膳工作
為提升年輕人對航空業工作的認識及興趣,今次招聘會還首次推出國泰餐飲航膳服務主任VR體驗,透過兩分鐘短片,讓年輕人加深了解工作環境,「相信對年輕人都有吸引力,看今次的效果如何,才決定要否擴展到其他職位。」
香港飛機工程有限公司人力資源業務夥伴金志軒表示,公司適合年輕人的職位主要是見習飛機維修員及飛機工程執照學員,完成課程後可成為持牌工程師。
他指出,公司有訓練學院,在2014年至2023年有1,500名學員畢業,投身航空業成為專業飛機維修師,疫情前每年有約200名學員畢業,疫情後減至每年約40人,公司正爭取恢復至每年培訓200名畢業生。
企業夥女校招女飛機維修員
他表示,公司還會與女校合作,向女生推廣,「飛機維修員無分男女,男女各有長處和優點,希望可以打破社會認為男人更適合做維修師的固定認知,擴大人才庫。」
中航明捷人力資源總監鄧慧賢表示,公司職位空缺數約百個,亦針對青年推出不同的培訓計劃,例如為期兩年的「機場地勤見習督導員」計劃,讓優秀的大學畢業生或有志於航空業發展的管理人才申請。由於該公司其中一個股東為國際性的地勤服務企業,因此年輕員工有機會到外地不同地方實習或在海外工作。
申外勞限6300人 航空業已用三分二名額
香港特區政府批准航空業申請外勞的上限為6,300人,香港機管局表示,香港航空業迄今已使用約三分之二名額,局方會定期調查機場人手空缺情況,再與特區政府協商有否需要調整外勞計劃。有聘請外勞的國泰附屬服務公司表示,已經參與工作的外勞工作表現良好,與其他同事能配合工作,他強調公司一直以聘請本地勞工為主,外勞進入工作前亦需要進行長時間培訓等,會視乎人手情況決定以後需否再增聘外勞。
香港機場各崗位的人手不足,有不少企業選擇招聘外勞填補人手空缺,國泰附屬服務人才招聘及發展主管李榮傑表示,各種能增加人手的計劃都會考慮,聘請外勞亦是其中之一。
國泰:解說培訓助融入工作環境
他透露,現役的外勞工作情況良好,惟他們投入工作前須徹底融入香港的工作環境。事實上,香港航空業與內地有許多不同之處,舉例指字眼上,香港俗稱「雪糕筒」,即錐形路標,與內地的說法不同,一些手勢亦與內地有差異,所以公司會進行相關方面的解說、培訓等工作。
被問及日後會否增聘更多外勞,李榮傑表示需要審視人手的狀況而決定,「我們一直以聘請本地員工為主,本地招聘一直沒有停。」
隨着香港機場航班處理量提升,人手需求相應增加,現時仍然有逾萬名的人手空缺。香港機場管理局助理總經理(公共事務及社會關係)蕭錦行表示,各間航空企業都出盡全力招聘人手,機管局希望提供平台,協助企業進行招聘,藉此招聘所需要的人手加入航空業提供相應服務。
「第一批及第二批外勞已經投入機場工作,他們投入工作前要進行長時間培訓、考試、考牌等。」蕭錦行表示,機管局會定期調查航空相關企業的人手空缺,再與特區政府協商是否需要增聘外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