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 盧靜怡、凱雷 江門報道)粵港澳大灣區「超級工程」——黃茅海跨海通道本月即將通車。6日,「同心築夢·共謀發展」粵港澳媒體灣區行採訪團一行提前探營,直擊這個連接珠海與江門的跨海通道。記者了解到,黃茅海跨海通道全長31公里,通車後將「香港—澳門—珠海—江門」連成一條直線,將改變粵西交通樞紐單一現狀。黃茅海跨海通道管理中心工程技術部經理孫文晉告訴記者,未來從香港自駕到江門至少將省一小時。



記者乘坐大巴駛上尚未正式通車的黃茅海跨海通道,車窗外是波光粼粼的海面,還可以望見一排排壯觀的海洋養殖箱。當記者下車站在大橋中段時,可以看到,雙向六車道的瀝青路面十分開闊,擁有世界最大跨徑三塔公路斜拉橋的黃茅海跨海通道身姿挺拔、格外優美。

孫文晉告訴記者,未來通車後,港人從香港出發,驅車經過港珠澳大橋,從珠海走黃茅海跨海通道抵達江門台山,可以走最近的直線距離,用時將比過去至少節省一個小時。作為著名僑鄉,江門是不少香港人的祖籍地,未來港人北上返鄉將更加便捷,到時港澳車北上料將再掀熱潮。孫文晉說,黃茅海跨海通道亦會設置港澳車識別等硬件設施功能,方便港澳市民一路驅車往來珠海和江門。

記者了解到,黃茅海跨海通道建成通車後,有望刺激帶動大灣區東西兩岸產業、科技、文化、旅遊等融合發展,提升資源要素流動配置,作為中國僑都和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江門也將伴隨着深中通道、黃茅海跨海通道的建成,迎來「大橋經濟」窗口期、黃金期。
責任編輯:
張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