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曾業俊)富達國際今日(12月5日)發表2025年投資市場展望,指出隨全球各地政策及經濟表現分歧,以及地緣政治局勢轉變,全球經濟正處轉折點。富達國際全球多元資產投資管理主管Matthew Quaife預期,中國將在今年底前推出更多刺激經濟措施,不僅聚焦經濟層面,亦以支持股市為目標,對市場屬正面信號。雖然難以預計中國即將推出的具體經濟措施內容,但中央政府會讓外界相信,他們有能力讓刺激經濟政策獲得成功。富達正持續評估有關政策,立場稍為偏向正面。

Quaife表示,雖然該行未對中國經濟增長作出預測,但認為中國內地正尋求相對較緩但更能持續的增長模式,更着重本地消費和高端製造業。中國內地製造業特別是新興產業正穩步升級,資本支出和外部需求上升支撐整體增長,然而內地消費尚未顯著回升。內地政策轉向,採取行動解決壓抑的內需問題,包括房地產業銷售、地方政府債務負擔、股市低迷和消費者信心低落等。然而,若美國對中國貨徵收高額關稅,中國內地將面臨能否實現所需增長水平的挑戰。根據過去經驗,中國企業可能會靈活應對美國加徵關稅政策,以減輕所受影響。此外,中國內地來年的宏觀穩定政策對經濟發展仍是關鍵。

內地將推更多刺激經濟措施

至於A股前景,Quaife認為,中國股票被對沖基金及資產配置者大幅沽售的階段已經結束,目前正被低配,市場正觀察當局即將推出的刺激措施對內地經濟和企業盈利的影響。

富國際基金經理 Jochen Breuer補充,中國市場仍然充滿機會,因預期將有更多刺激經濟措施出台,以應對美國潛在的關稅威脅,尤其很多中資股估值吸引,特別是一些防守性板塊。對於偏好投資亞洲區域的投資者,可留意必需消費品股票,因其專注供給當地需求並具防禦的特性,估值較其他行業便宜。許多消費領域在中國內地和東盟市場經歷疲軟一段時間後,可望帶來盈利復甦機會,帶動這些股票估值調升,同時提供具吸引力的股息率。房地產則是另一個可關注的領域,特別是可持續獲租金收入流的業主,更勝對經濟周期較敏感的發展商。此外,中國內地和韓國透過提高股息及股票回購的資本配置趨勢不斷增長,為投資者帶來機會。股票收益投資者應關注透過嚴格估值框架以降低風險,同時可持續提供收益並具增長潛力的優質企業。

至於美國方面,富達指美國共和黨在總統大選中取得壓倒性勝利,美國經濟基本情境將從「軟着陸」轉為「通脹回升」,並從一個以強勢增長支撐全球各地的經濟體,轉向着重國內發展的保護主義者。Quaife估計,擴張財政政策和大幅提高關稅可能是特朗普上任後的核心政策,新政府可能制定的改革措施,預期將增加美國通脹從2025年第二季開始全面上升的機率。

美或通脹上升重回加息周期

Quaife續指,若新政府推進其保護主義目標,備受討論的關稅稅率,目前預期對中國內地最高徵收60%、對其他地區徵收20%,儘管協商後的結果可能較預期低,但關稅對明年經濟表現的影響仍相當大。若聯儲局因應通脹衝擊轉向加息周期,美國將再次面臨經濟下行風險。目前市場預期央行寬鬆週期的終端利率可能高於大選前,但富達預期寬鬆周期將在2025年持續,直到關稅和移民政策等任何重大變化或財政政策擴張更加清晰。

富達國際基金經理James Durance表示,從利率角度來看,美國政府債溢價的高度不確定性可能持續,故首要配置全球不同存續期的投資。由於固定收益投資的收益率仍處於歷史高位,關注具高品質收益率的企業債市場有望創造具吸引力的總回報。在高收益債方面,建議專注品質較高的企業,避免在偏高風險結構中追逐收益。整體而言,投資者應着重風險管理,專注於負債率較低的企業,避開槓桿率較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