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香港街頭。(香港中通社資料圖片)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今日(27日)表示,今年首十個月內,各項人才入境計劃共收到近18萬宗申請,當中近12萬宗獲批。根據各項人才入境計劃獲批來港的人士中,約7.5萬人已經到港。同時,有約7.5萬名受養人隨同獲批人才抵港。

孫玉菡續指,高才通計劃、優才計劃以及輸入內地人才計劃下獲批個案分別為34360宗、9423宗及21296宗。

指定人才入境計劃獲批個案的統計數據。(政府新聞處)
指定人才入境計劃獲批個案的統計數據。(政府新聞處)

為應對香港勞動力短缺的挑戰,行政長官在2024年施政報告宣布革新各項輸入人才機制,勞工及福利局於今年11月1日推行優化措施,包括把高才通計劃內高收入人才的首個簽證期限由兩年延長至三年、擴大高才通計劃合資格大學名單,以及優才計劃下「綜合計分制」的準則及安排等。

孫玉菡指,根據高才通計劃及輸入內地人才計劃遞交的簽證/進入許可申請,審批一般可於申請人交妥所需資料及證明文件後四星期內完成。今年11月1日前在優才計劃的「綜合計分制」下遞交的申請由於須經核實資格及徵詢輸入優秀人才及專才諮詢委員會等程序,申請審批時間比其他人才入境計劃長,亦會因應個別個案的複雜程度有所不同,一般而言約需時6至9個月。

此外,入境處會按照原有的準則及安排繼續處理今年11月1日前在優才計劃的「綜合計分制」下遞交的申請。從今年11月起,優才計劃推出經優化的「綜合計分制」,採用更客觀清晰的計分準則,簡化申請甄選程序,審批效率會有所提升。若申請人選擇取消舊有申請並循優化後的機制遞交新申請,審批時間會縮短。

責任編輯: 何雪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