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姬文風)香港特區政府近年致力推進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建設,積極推廣「留學香港」品牌,更要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吸引不同階段、符合發展所需的國際高端人才。香港浸會大學校長衞炳江近日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表示,有關政策的關鍵在於「規模」,故務必善用大灣區內地城市的優勢,助力解決本港空間不足、大科學項目有限等規模限制,才可進一步增加本港院校的吸引力。他以浸大為例,校園面積有限,早已有遷校的想法,故近年致力與珠海的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北師港浸大,UIC)加強聯繫,力推一校兩園建設,期望以最短時間,解決地方狹隘的問題,在開設科目時,也更有彈性。

「香港幾間大學其實是比較細的,即使八大加起來,用每年1.5萬個一年級學士學位計,四年就6萬人,內地有些大學一間都有五六萬學生。」衞炳江說,倘再按2020年研究評審工作估算,八大的教授人數約4,000多人,僅與內地一所中型或以上大學的教授人數相若,「如果說我們的教授叻一點,我相信的,但始終規模不夠,就很難產生出很大的影響力。」

大科學大工程 有規模則有前景

本港大學近年不斷在國際排名中創出佳績,共有5所大學位列全球百大。衞炳江表示,目前的排名方法較傾向於出文章、引用率等,而一些具影響力的大科學、大工程項目,就未必能夠充分於排名中顯示出來。「不是個個學生都看排名,有不少學生會想知道,自己來可以做到什麼項目,這些香港有的,但可以再多做一點。」同樣地,教授也是如此,「頂尖人才哪裏都能去,要讓他們能在香港充分發揮能力和想法,讓他在其領域做得更加出名、有成功感,他們才有興趣來。」

這涉及科研項目的規模問題。特區政府近年推出傑出創科學人計劃,引入國際創科領軍人才,又在去年的施政報告容許政府資助的專上院校非本地學生限額將提升一倍至40%。衞炳江形容是「有兵有將」,確實有助改善人員規模,但這也讓本港的空間規模問題加劇。

●隨着本港近年積極推進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建設,在全球推廣「留學香港」品牌,亦為非本地生帶來校內兼職、實習,以及畢業後留港等眾多便利措施。衞炳江認同方向絕對正確,但同時期望各界要有耐心。校方供圖

夥北師港浸大 發揮「兩園」優勢

衞炳江舉例說,浸大是八大中校園最小的一所大學,「我一上任(校長)已經思考,這裏最大的限制就是地方……現在我已經被地方綁手綁腳,若再發展下去,我請到人又如何呢?我在哪找實驗室給他們呢?」因此,他坦言很早已有遷校的念頭,同時積極加強與UIC的聯繫交流,推動一校兩園建設。

「每次在(浸大)校園找地方,你就要收回別人的地方,那對方當然不樂意啦,這就有很多內耗。」反觀UIC校園面積是浸大的十倍,他早前就為一位教授建立藝術科技工作室,「那邊有地方,速度又快,5,000呎,兩個半月起到,我買儀器運落嚟都不止兩個半月,所以吸引力確實很大。」

他形容,浸大與UIC之間,某程度上跟「一國兩制」相似,既是同一所學校,但在法例上是兩個獨立法人,面對不同的法律規管,「舉例我這邊是不容許開工程(科目),當年升格大學時跟政府有協議;而我那邊無這個問題。我並不是說要在那邊做工程,但我可以去做。」這正好善用了兩地的優勢。

回到有關吸引頂級教授人才、科研項目規模的問題,衞炳江認為,香港對很多海外專家學者都是有吸引力的,但他們同時看到香港的問題所在,就是城市不大。他笑說,為此,現在無論是收生還是請教授,都會積極宣傳大灣區校園的優勢。

「用香港這個自由的城市吸引外國人才到來,同時也讓他們知道,自己不會被香港地小而困住,我們都可以有實驗室、工作室在內地校園,可以做到很多研究,也可以取得內地經費。如果想做知識轉移,也可以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他深信,只要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香港便能擺脫一些規模上的掣肘,迎來進一步發展。

長遠「宜遷不宜分」 融入北都大學城

發展往往需要空間,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日前向立法會提交牛潭尾的初步發展規劃,其中約46公頃土地建議發展大學城,助力推進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衞炳江過去多次於公開場合表明有意將浸大整間校園搬遷,是希望為浸大未來開創更多發展空間。被問及為何傾向遷校而非設立分部,衞炳江認為分拆方式會令學生規模進一步變小,更會窒礙彼此溝通,不利跨學科發展。

「我說的(搬校)不是我任內的事。我2021年上任,就算做足十年,2031年都做完,(搬校)最快可能都要36、37年先有機會做到。所以我並非諗自己,而是將來浸大想再發展下去,會遇到甚麼問題。」衞炳江表示,隨着非本地本科生人數增加,住宿需求亦相應上升,課室空間變得緊張,聘用更多教授亦令實驗室、工作室配套需求上升,無一不涉及空間需求。

為此,北部都會區對他來說,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我同政府講笑,我有『嫁妝』,你讓我整間搬入去,我還返四百億(浸大校園疫情前的估值)畀你。某程度政府有賺喎,畢竟有幾何在九龍塘會有這麼大地方開出來賣地?」浸大希望換來較現時約5倍大的地方興建新校園,期望實現四年四宿,並可興建更多設施,進一步吸引人才。

本港不少大專院校均有意進駐北都,但普遍傾向以「分部」、「第二校園」、「衛星校園」、興建科研或教學設施等方式參與,較少會像浸大這般明確有意遷校。衞炳江坦言,很多人最初聽到他提出遷校,普遍都會感到錯愕,但聽過他的理據後,絕大多數人都可以理解。

講規模離不開緊密溝通

「回到規模這個問題,當我有1.2萬個學生,如果要再分開兩邊,無論是『六千、六千』還是『三千、九千』,都會變得更小。」衞炳江分享昔日在港大讀書,明明跟讀醫的同學相距不遠,但見面的機會就是很少,「地域上的分野,是會影響到人與人之關的溝通,尤其我近年積極推動跨學科,正是希望不同學科的人互相溝通,一旦將他們分開兩邊,好快就會不相往來,這種情況見過好多。」衞炳江透露,已向特區政府表達有關意向,有待政府規劃。他深信浸大整體遷校至一個3倍至5倍大的校園,對學校發展而言是最好的,但若最終只得「分開」這個選項,他都會考慮。

●浸大早前安排非本地學生到珠海的北師港浸大進行沉浸式探訪。 浸大國際事務處Fb圖片

建教育樞紐需耐心 累積師資教研配套

如何判斷一個國家或地區是否國際專上教育樞紐?衞炳江認為雖無絕對定義,但仍可透過一般人的觀感略知一二,「一個假設性問題,如果讓一個家長送子女到任何一個地方讀書,我猜未必有太多人選擇香港。」惟他同時強調,這並不代表本港大學的水平不足,而是好的訊息仍未足夠傳遞開去。本港近年積極推進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建設,打造「留學香港」品牌,衞炳江認為這是細水長流的工作,不能一蹴而就,期望特區政府和各界都能堅定決心,持續支持。

「大家隨便去問外國人要去哪裏讀書,多數會講英國、美國……問起香港有什麼好,可能會提金融、運輸、航運、旅遊、飲食,較少會第一時間想起讀書或研究。」衞炳江認為,一般人的感覺和印象需要透過長時間的歷史積累,「所以並非因為我們不好,而是我們好的這個訊息,未係好出到去。」

讚「留學香港」利留才

他坦言,本港的確有着不少好大學,但大多冒起的時間不是很長,例如浸大、城大、理大都是1994年成為大學,至今只有30年,「不要比較人家幾百年的大學,甚至香港不少中學的歷史,都要比大學更長,只有短短三四十年,人們未必會感覺到你的影響力。」

隨着本港近年積極推進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建設,在全球推廣「留學香港」品牌,亦為非本地生帶來校內兼職、實習,以及畢業後留港等眾多便利措施。衞炳江認同這方向絕對正確,但不能一蹴而就,「不是我們派幾個訪問團出去,宣講一下就成功,而是細水長流的工作。」

他期望香港社會各界有決心和耐心,更希望特區政府日後能持續投放資源,包括協助高等院校提升師資和教研設施,以配合「留學香港」品牌的發展。

推動中西醫協作 建系統醫學樞紐

本港近年積極推動中西醫協作服務,為病人提供更多治療選擇,從而發揮中醫藥及中西醫協作的優勢和作用。由浸大作為承辦機構、預計在明年年底起分階段投入服務的香港中醫醫院,亦將致力提供純中醫、以中醫為主,以及中西醫協作形式的臨床服務。衞炳江深信,香港會是發展中西醫協作,以至發展無分彼此的「系統醫學」的最佳樞紐。

浸大近日公布,已向特區政府「籌備新醫學院工作組」就成立香港第三所醫學院遞交意向書,並強調中西醫並重,及結合該校在中醫藥診所營運服務,醫學教育和病人護理的豐富經驗。

衞炳江說,同一種病的不同階段,中醫或西醫都有機會在某個時間點成為最好的處理辦法,「例如檢查糖尿病,中醫要觀察你個樣、把一下脈,但西醫拮下手指一驗血就知;情況嚴重些,西醫會讓病人打胰島素,但到這裏就會停,一世打胰島素;中醫就會用中藥調理,有助控制病人的血糖變化,最起碼(胰島素)用量少一點、密度低一些。」

破除觀念分歧 做到標準化國際化

他認為這正是推動系統醫學,不再有中西醫之分的原因,「當然目前未達到的,教學課程仍是以中醫方法去處理,但在研究上,我們都推動這個系統醫學的概念。」

衞炳江笑言,想推動無分彼此並非易事,甚至兩面不是人,「有些西醫對中醫有很大偏見,甚至有人說:『無中醫這回事』;同時間,有些中醫都會罵我們:『你做這些就是西醫化,中醫就是望聞問切,無其他嘢啦。』」

正因如此,他深信香港在發展中西醫協作上有着特殊的地位,而香港中醫醫院正可發揮積極作用,「政府對我們的要求很高,我們要做轉化者,要做旗艦,要把中醫藥標準化和國際化。我起初見到會覺得,400張病床要做這麼多工作?但幾年之後我會發覺,可能真是香港才適合做這件事。」

責任編輯: 孫佳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