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2日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會上,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王受文表示,保稅維修是一種外貿新業態,隨着我國對外貿易商品結構發生變化,出口高附加值產品較多,對保稅維修業務發展需求越來越大。我國高附加值產品出口之後,在國外損壞了或者使用壞了,如果直接淘汰是不經濟的,他們願意運回中國進行維修。

「維修的產品,我們會給它一個保稅待遇,進境不需要繳納進口關稅,維修好直接可以出去。這對我們提供保稅維修服務的出口企業來說是有利的,對國外用戶也是有利的,有助於中國企業提升售後服務能力,延長價值鏈,也有助於保持客戶黏性。」王受文說。

王受文介紹,這方面的業務發展,現在處於比較小規模的階段,但是有比較好的趨勢。目前,我國一共開展了260多個保稅維修項目,23個省市有這樣的項目。去年進出口貨值達到320億美元,這個規模比較小,但企業有這樣的訴求。保稅維修也涉及一些監管問題,所以開展這項工作非常重要,同時要加強監管。下一步要做的是:

第一,推動出台新一批綜合保稅區維修產品目錄。這項工作主要是在海關綜合保稅區內開展,能開展哪些產品,有目錄。下一步要把產品目錄進一步擴大,因為經過試點以後,監管經驗比較多。

第二,準備出台自貿試驗區保稅維修管理規定,以及在自貿試驗區內的維修產品目錄。從這可以看出來,開放範圍在進一步擴大。原來是綜保區,現在擴展到自貿試驗區。

第三,在綜合保稅區、自貿試驗區之外的地方,推動一些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項目的保稅維修試點落地。有一些保稅維修的產品體積很大,綜保區、自貿試驗區不能提供那麼多土地,所以準備在兩區之外開展一些試點。

第四,要持續擴大維修產品範圍。剛才說了地域範圍,產品範圍也要進一步擴大,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一些制度創新成果,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擴大保稅維修。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 宋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