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全球教師教育峰會在北京師範大學舉行。 主辦方供圖

(香港文匯網記者 江鑫嫻 北京報道)記者從北京師範大學教師教育研究中心獲悉,為期4天的第五屆全球教師教育峰會日前在北京閉幕。本屆峰會以「面向未來·共築全球教師教育共同體」為主題,吸引了來自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中國澳門、日本、新加坡、美國、加拿大、英國、希臘、巴西、葡萄牙、澳大利亞、以色列等全球20個國家和地區25名知名專家學者,來自523所高校(其中包括10所港澳台高校)的600餘位國內專家學者參會。

本屆峰會由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師範大學教師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師教育研究院)主辦,設置了5個專題議題,圍繞後疫情時代教師關鍵能力培養、數字技術對教師學習的影響、學科教師教育理論與實踐創新、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與教師教育變革、跨界合作創新等方面展開深入探討。

會議期間,全球教師教育研究領域的頂尖學者以主旨演講、特邀報告、專題研討會、分組發表、圓桌會談、海報展示等多種形式討論全球教師教育議題,擘畫教師教育發展藍圖。共計26場大會報告,包括10個主旨演講,8個大會全體報告,5個特邀報告,3個田家炳講座。此外,還設置29個專題研討會,36個分組學術發表,百餘篇海報展示,總計510篇研究展示。

大會組委會秘書長宋萑教授在峰會總結報告中指出,本屆峰會收到論文投稿510篇,創歷屆新高,首次收到13篇從神經科學角度分析教師教育的論文,體現了研究視角的跨學科性。同時,首次邀請到來自希臘、葡萄牙、巴西、以色列等新的國家的專家學者參會,進一步擴大了全球對話平台的覆蓋範圍。32所中小學校和幼兒園的一線教育工作者也積極參與學術研討,展現了教師專業發展研究的新趨勢。

責任編輯: 梅琬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