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團隊在施工現場外圍用三道防污簾,嚴守「綠色施工」。(受訪者供圖)

(香港文匯網記者 方俊明)廣東廉江核電項目一期大件碼頭工程建設任務今天(16日)完成,關鍵單位工程順利通過交工驗收。承建方中交第四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下稱「中交四航局」)透露,該項目位於廣東省廉江市,主要建設內容為一座3000噸級駁船靠泊的大件吊裝碼頭。項目建成後,將滿足核電建造期間大件設備運輸船舶的靠泊需求,為核電設備和材料的運輸發揮重要作用,更好地助力當地經濟高質量發展。

作為核電項目的附屬工程,廣東廉江核電項目一期大件碼頭工程質量要求極高。而預製構件是項目建設的關鍵材料,中交四航局項目建設團隊共需安裝635件預製構件。每件預製構件在出廠時必須保證與設計指標的偏差小於5毫米。

廣東廉江核電項目一期大件碼頭工程全景。(受訪者供圖)

建設團隊技術創新 為預製構件「美容」

「精度要求越高,構件打磨和養護的難度與時間會成倍增長,然而整個項目的工期緊張,一但在預製過程中出現次品問題,項目進度就會被嚴重拖延。」項目副總工肖詩廉介紹。面對這一困難,中交四航局項目建設團隊設計了一套由6毫米厚度的不鏽鋼組成的鋼結構模板,大幅降低了脫模難度。同時由於鋼材的表面光滑,在脫模過程中很少出現損傷構件表面的情況,構件表面光滑度、亮度也得到了提升。

在不鏽鋼質模板投入使用的同時,肖詩廉帶領團隊對養護環節展開優化。他介紹:「預製構件另一關鍵質量保障是養護,必須確保一步到位!」傳統的土工布覆水養護法需要高頻次補水,在長達14天的養護期內,一但構件表面出現缺水情況,經常引起混凝土緊縮開裂,造成構件損壞。

解決這一難題的關鍵就在於「保水」。中交四航局項目建設團隊給預製構件貼上了一層「面膜」,這種外觀類似保鮮膜的高分子薄膜具有布設簡便、輕巧靈活、保水率高等多重優點,能將水分牢牢鎖在構件表面,減少養護所需的補水頻次,從而大大降低構件損壞的風險,提升預製構件的「顏值」。「除此之外,這層『面膜』已經為項目部節省了7414立方的養護用水,與環保施工的理念不謀而合。」項目安全總監柴彬益說。

施工外圍設三道防污簾 嚴守「綠色施工」

在廉江核電項目,所有進入現場作業的施工人員都必須經歷周密的崗前培訓與考核,安全知識更是培訓的重中之重。還值得關注的是,項目施工現場與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毗鄰,中交四航局項目建設團隊嚴守「綠色施工」的警戒線。為了減少水工作業產生的懸浮泥沙對保護區的影響,建設團隊在施工現場外圍用三道防污簾織成「天羅地網」,每天安排專人巡查防污簾完成情況。

「我們會根據挖掘進度定期進行取樣分析,在確認無污染威脅後才准許開展疏浚作業。」項目指揮長、黨支部書記黨康博表示:「我們還定期舉行洩漏事故應急演練,保持項目部管理人員和疏浚相關作業人員的應急處置能力。依託這套全過程防護體系,我們從根源處攔截了泥沙污染。」

責任編輯: 何雪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