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李望賢)青年科技人才是科技創新的主力軍,如何創造更好的環境培養青年科技人才成為熱議話題。28日,第四屆「青年科學家50²論壇」在南方科技大學舉行。韓啟德、竇賢康、潘建偉、施一公、姚期智、沈向洋、Brian Kobilka、謝曉亮等知名科學家,新基石研究員、「科學探索獎」獲獎人、青年科學家以及各界代表約500人參會,青年科技人才的發展也成為熱門話題。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協名譽主席韓啟德發表了基於兩年多調研而沉澱的報告《關於促進青年科學家成長的幾點想法》,他以「35歲焦慮」問題為例,指出當前的評價體制、成果歸屬機制、資源分配體制仍有進一步優化的空間,建議社會創造更多讓青年科學家展示才華的機會。
「以科學的精神對待科學的遴選」
9月28日,由南方科技大學、騰訊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SSV)及新基石科學基金會共同主辦的這一跨學科交流盛會開幕。
在論壇開幕式上,韓啟德發表了報告並與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竇賢康,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潘建偉,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展開了有關「如何為青年科學家成長創造更好條件」的對話。
韓啟德提出,當前我國的科研生態環境,仍然隱含着一些不利於傑出青年科學家成長為科技領軍人才的因素。以「35歲焦慮」問題為例,這固然是人才成長過程中的必經錘煉,但同時也暴露出,當前的評價體制、成果歸屬機制、資源分配體制仍有進一步優化的空間。對此,韓啟德建議,準確定位有組織研究,完善科技戰略布局;規定重大科研項目骨幹成員中青年科學家所佔比例;創造更多讓青年科學家展示才華的機會;規範科研成果歸屬機制,嚴格規定無實質貢獻者不得列入論文作者與獲獎成員等,同時,設立專門基金支持青年科學家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以及減輕青年科學家非科研負擔等。
當前阻礙青年科學家成長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什麼?韓啟德也把這個問題拋給了竇賢康、潘建偉、施一公。
在潘建偉看來,其一是拿到經費的年輕人「思路散了」,「着急發展更多方向」。其二是居上位的年長科學家未能放心讓賢於表現優異的後輩。施一公以親身經歷提出,「青年科學家最大的糾結是科研經費的獲取、科技評價體系以及自己學術方向的確立這三者之間的矛盾。」他談到,在普林斯頓大學早期,雖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他始終在經費和發文章之間尋求平衡,在既定的評價體系裏「成功」的同時,「我是留有很大的遺憾的。」因此在成為高校管理者後,他對年輕科學家時常鼓勵:「做你最想做的研究」。
竇賢康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也在盡最大努力,「大幅度提高優秀青年基金的額度和數量。我們要在更大範圍內給年輕人充分的機會。」
格局與體會:大科學家的視野給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啟示
在論壇開幕式的主旨演講環節,四位知名科學家,或分享領域的前沿觀點和思考。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姚期智以《人工智能的科學視角》為題進行了分享。姚期智是2000年圖靈獎得主,也是迄今為止獲此殊榮的唯一華裔計算機科學家。在他看來人工智能科學未來發展將呈現兩大趨勢,一是從弱智能走向通用智能,二是為學科間的交叉賦能,如具身智能、AI仿生、AI+量子等新技術、新應用將大量湧現。拿具身智能來說,機器人可以因此不依靠提前建模、編程,純靠自學穩定行走。
香港科技大學校董會主席、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在《大模型時代的機遇和挑戰》的主題演講中提出。他表示,以大模型為代表的人工智能將帶來新的技術融合和產業躍遷,但其發展還要跨過算力、數據等門檻,其技術路徑也要經歷從各模態獨立發展,到多模融合,再到聯接真實物理世界的過程。從其對產業的影響來看,個人大模型、雲、端的設備相結合,在未來將產生特別的意義。
此外,201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斯坦福大學教授Brian Kobilka在視頻演講《我的科研之路G蛋白偶聯受體(GPCR)》。中國科學院院士、昌平實驗室主任謝曉亮以《現在,創新能力是你唯一的天花板》為題,分享了自己的科研感悟。
陪伴科學共同體生長,更好地連接科學與社會
當天下午,本屆論壇的全體會議以「從原始創新到未來技術」為主題,9位獲新基石科學基金會資助的不同領域科學家做了學術報告。據悉,今年,通過「科學探索獎」和「新基石研究員」兩個項目,獲得新基石科學基金會資助的科學家已超過360 人,他們代表着中國原始創新最活躍的力量。
騰訊公司黨委書記、騰訊公司高級副總裁、首席人才官奚丹在論壇開幕式上表示,「未來,新基石科學基金會要更好地連接科學與社會,把寶貴的社會資源,用於支持最有活力的科學家,同時讓最優秀的大腦,能夠專注解決最有挑戰性的人類難題。求真的科學精神,與向善的社會公益,很好地結合,相信會開出人類可持續發展的至美之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