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李昌鴻)「業務全面上雲、AI加快場景智能化落地,用產業出海代替產品出海,已經成為今天製造企業的共識」,27日在「2024五洲工業發展論壇」上,騰訊雲副總裁、智能製造和智慧能源解決方案負責人蔡毅表示。
現場,蔡毅分別從業務上雲帶來的降本增效、AI與大模型的場景應用、產業出海等維度,介紹了騰訊雲助力企業智能製造,幫助企業打造新質生產力,尋找第二增長路徑的典型案例。
在當前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下,很多行業陷入內捲式競爭,企業紛紛開始求變,業務上雲成為企業降本增效的關鍵舉措。以某全球化智能穿戴企業,業務服務全球90個國家,擁有2億用戶,藉助騰訊雲全球基礎設施與雲原生能力,整體優化企業公有雲投入,統一國內國外多家雲廠商服務,通過高性價比雲服務及各環節降本方案設計,實現綜合降本50%。
智能化是企業探索增長路徑的重要驅動力。在蔡毅看來,產業場景是AI與大模型技術應用的主戰場,隨着大模型的加速落地,企業將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三峽能源藉助騰訊雲TI平台,打造了雲邊協同的人工智能體系架構,集合了紅外感知識別、風機葉片異常識別、聲紋故障識別等30餘種算法,實現了偏遠地區風機的自動化巡檢,讓檢修人員不必冒着嚴寒酷暑外出,可以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創新性工作上,整體效率提升了27%,成本降低30%。不只是在AI巡檢,騰訊的AI能力也已經廣泛應用於3C電子、汽車及零配件、半導體、新能源等多個垂直領域的生產環節。「面向企業的智能化需求,騰訊堅持打造靠近產業的實用級AI能力」,蔡毅表示。
面對全球化市場的機遇與挑戰。蔡毅表示,為了實現全球範圍內的資源整合和戰略布局,越來越多頭部企業選擇海外建廠,用產業出海代替產品出海。國內家電龍頭企業美的在建設巴西智能工廠時,就運用騰訊雲本地專用集群CDC,構建了智能工廠的數字化底座,不僅幫助美的低成本快速搭建服務,也滿足了數據放在本地的監管與合規需求。相比自建數據中心,可以節省30%成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