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製的首台7,000米級大深度載人潛水器「蛟龍號」,近日於西太平洋完成首個國際深海科研考察航次後,今日隨母船「深海一號」科考船首次訪港,並透過連串活動,與香港科研人員、青年學生分享考察成果。在歡迎儀式上,特區政府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表示,希望香港社會各界好好把握「蛟龍號」訪港機會,深入了解海洋科學的發展,並希望是次活動能夠啟發更多香港年青人投身於深海研究,及積極參與國際深海大科學計劃,為實踐海洋命運共同體、構建美好的地球家園貢獻力量。
「蛟龍號」及「深海一號」歷時45天的2024西太平洋國際航次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帶回617件深海生物樣品,並創下多個「首次」紀錄,包括是我國開展的首個大洋國際共享航次、「蛟龍號」首次搭載外籍科學家等,強化了國家與國際社會在深海治理上的合作,並向世界展示了國家對全球海洋事業的貢獻。
今晨7時許,「深海一號」緩緩駛進並停靠尖沙咀海運碼頭,多名嘉賓包括香港特區政府及內地官員、香港立法會議員、科學界代表及中小學生登船一睹國之重器的風采,參觀及聽取科研人員匯報科研考察成果,並出席其後獲國家自然資源部大洋事務管理局全力支持,由香港科技大學為「深海一號」及「蛟龍號」首次訪港舉行的歡迎儀式。卓永興、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兼立法會議員李慧琼、科大校長葉玉如、中國大洋事務管理局局長鄔長斌,及中國銀行(香港)副總裁兼風險總監徐海峰在儀式上致辭。
責任編輯:
之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