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康敬)當「走塑」文化逐漸融入日常生活,外賣飯盒和餐具如何透過創意設計而適應大眾的環保需求?來自香港理工大學的學生設計團隊用「一蓋多用」的概念,構思出更精簡的包裝設計,希望減少外賣包裝的整體用料,並提升用家的外賣用餐體驗。該創意設計在「BEST with LESS 香港大專飲食業可持續包裝設計比賽」中獲選為冠軍及最受歡迎設計獎。
由美心集團主辦的「BEST with LESS 香港大專飲食業可持續包裝設計比賽」早前廣邀全港專上院校學生透過採用紙質或甘蔗渣設計餐盒,當中涵蓋餐盒、杯、杯蓋、醬料盒子等等,並研究如何減少外賣包裝。比賽今日(22日)評選出前三甲,以及「優異創作獎」及「最受歡迎設計獎」,並舉行頒獎典禮。

特區政府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在活動上致辭表示,「綠色轉型」勢必要做,管制即棄塑膠新法例的適應期至今約5個月,不少連鎖快餐店表示,80%外賣顧客表明不需要餐具,30%食肆不再提供外賣餐具,不少客人都自備餐具,反映市民開始改變生活習慣,逐步達致「走塑」文化,經歷「綠色轉型」。

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大二學生梅綽玲是今次冠軍隊伍「綠饗GREENMAX」的一員,她分享設計過程時談及,在短短兩三個月內,完成這個設計的難點在於要平衡外觀、容量、實用性、普及性等多方因素。據介紹,綠饗的餐盒設計主要分為蓋子、中間分層及底盒。上下兩層可堆疊使用,亦可分開獨立使用。為了進一步簡化包裝,團隊設計了一款適用於上下兩層的蓋子,令在包裝不同食物時減少浪費不必要的空位。
此外,學生在蓋子中設計了可拆式餐具及圓形凹痕。他們解釋,由於外賣用戶主要為辦公室白領和學生,圓形凹痕的設計讓湯飲容器與外賣盒穩固堆疊,增加整體包裝的穩定性;內置餐具的設計讓外賣盒達至真正的「一體化」,可以無需使用外賣袋,減少物料使用和便利外帶運輸。不過增加餐具物料硬度是他們未來要思考改善的。
而亞軍得主「自信派門Confident Sect」的設計則體貼中老年消費者的需求。他們針對手部靈活度較弱的人士,採用圓角及可堆疊的設計,為用家提供更安全便捷的包裝選項。此設計使用了透氣穿孔和防水塗層,確保包裝即使在受熱和潮濕環境中也能保持結構完整。設計核心在於採用天然纖維色彩和壓印工藝,以取代一般的印刷方式,不僅降低對環境的影響,也提升其回收價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