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香港國際空港中心」提前完成全年目標,9個月進出口貨值100億 。(受訪者供圖)

(香港文匯網記者 盧靜怡 廣州報道)今日(9月9日),滿載貨物的國際空運專線從香港國際機場東莞空港中心駛出,該批貨物將在香港機場搭乘包機航班飛往印度德里英迪拉·甘地國際機場,實現進出口貨值9個月突破100億元(人民幣,下同),提前完成年度百億目標。記者從東莞港務集團了解到,為配合航空貨物的操作模式,「東莞-香港國際空港中心」實現在綜合保稅區內單獨設立為海關監管場所,同時兼顧其他海關監管場所轉運和轉關模式,有利於吸納大灣區各類貨源,為航空貨物拚貨提供支持,進一步貼近香港空運操作。

今年以來,在東莞和香港兩地政府,以及香港機場管理局、海關、海事等各方的共同支持下,空港中心進出口雙向通道運行暢通高效,市場認可度不斷提升,空港業務實現快速增長。截至目前,空港中心全年進出口616航次,貨運量突破1萬噸,貨值突破100億元,進出口商品種類擴大到738種,累計服務上下游企業超1000家,118家香港貨代完成備案,較年初相比增加35%。

黃埔海關所屬沙田海關副關長高劍影說:「空港中心將香港國際機場貨站的出口貨物集拚、安檢、打板以及進口貨物拆板、理貨等物流關鍵功能跨境延伸到東莞,實現出口航空貨物『直裝』和進口航空貨物『直提』,粵港兩地在跨境航空物流方面實現更深入、緊密的合作。」

空港中心實現出口一天四班,進口一天兩班運作。(受訪者供圖)

空港中心實現出口一天四班,進口一天兩班運作,貨物從到達空港中心安檢、打板、貨站收貨,海空聯運至香港機場登機壓縮到15小時。安檢效率逐步提升,空港中心已配置足夠的安檢設備和人員,每棟倉庫獨立設置航空安檢區,滿足不同時間貨物安檢需求。同時,為進一步滿足貨代在空港中心集貨需求,空港中心監管場所從年初2萬平方米擴展到7萬平方米。

空港中心ZTI全球認模式已實現常態化操作,並在一般貿易的基礎上引入了進口跨境電商,進口貨值佔比從第一季度約4%提升到第二季度約33%。為更貼合操作,創新提出在空港中心實現HKG一碼通,在不改變航空公司提單、客戶貿易條款的情況下無縫對接,目前已聯合亞洲空運中心完成實貨測試,香港空運貨站已常規開展一碼通業務。

民航快遞東莞公司負責人肖煌震表示,今年開始使用海空聯運通道出貨,空港中心相當於「貨運候機樓」,通過跨境前置機場安檢和航空打板,為企業提供一站式集中收貨、便捷通關、航空打包服務。據統計,貨物到達空港中心、再到飛機起飛時間僅需15小時,與傳統的陸運模式相比,物流時效提升了30%,成本也有很大幅度的下降,這真是一條新興、高效的跨境物流出海通道。他說:「接下來,將積極拓展空港中心業務範圍,組織各類空運貨源,讓更多貨主企業享受到空港中心『一站式』高效的航空物流服務。」

責任編輯: 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