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逸 

9月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開幕式上發表主旨講話時表示,「中國和非洲佔世界總人口的三分之一,沒有中非的現代化,就沒有世界的現代化。未來3年,中方願同非方開展中非攜手推進現代化十大夥伴行動,深化中非合作,引領全球南方現代化」。

具有「造血性援助」特徵

是次峰會,中國高規格接待非洲各國元首,並答應大力支持非洲發展,受到非洲各國歡迎。不過,中國的提議卻受到一些人的誤讀。為推動「十大夥伴行動」實施,中國表示願意在未來3年提供3,600億元人民幣額度的資金支持,包括提供2,100億元人民幣信貸資金額度和800億元人民幣各類援助、推動中國企業對非投資不少於700億元人民幣。有人卻將上述中國對非洲的支持計劃,簡化描述為中國要給非洲3,600億元資金支持,並因此衍生出一系列負面解讀,這顯然是有失偏頗的。

必須明確的是,3,600億元人民幣,是一個「資助額度」,其中包含三類。

第一是2,100億元人民幣的「人民幣信貸資金額度」。「信貸資金額度」的意思是,獲得信貸資金的非洲夥伴允許借款的最高限額。他們可以用這個額度實施對中國企業產品和服務的採購,而直接獲得資金的,其實是提供產品和服務的企業。另外,這一信貸額度不同於西方提供的純商業債券,或者西方經常用來給非洲國家構建「債務陷阱」的那類信貸,後者一般是先以帶有附加條件的發展援助出現,然後將債務商務化,出售給商業銀行,最終由商業銀行定期向發展中國家催收。不過,按照中方慣例,中方會在信貸償還條件等方面為中非雙邊債務提供雙贏的安排,這有着充分的經驗和案例保障。

第二是800億元人民幣的「各類援助」,這是遵循中國對外援助實踐的經驗,以實體形式提供給非洲夥伴。從資金流動的角度來說,非洲夥伴獲得的始終是可以用作最終消費的產品、服務和基礎設施,而非所謂的「人民幣」。

第三是不少於700億元人民幣的企業對非投資。這信息更加明確,是承諾推動中國企業可達成的投資基礎限額。此類投資遵循的商業遊戲規則與投資理性原則,遠比一般人想像的更加理性。

對於此次3,600億元人民幣資助額度的討論,當然有着複雜的背景。有相當數量的批評意見,是來自樸素的情懷,他們沒有意識到中國的對外援助,本質上屬於凱恩斯經濟學建議的對宏觀需求的刺激與創造。這種創造總需求的方式,相當於在現有市場之外,通過政府信貸和援助等方式,創造出2,900億元人民幣的市場需求,為受限於有效需求不足的中國企業創造需求,為有產品需求但缺乏有效資金的非洲國家提供了有效供給。這種供給將具有典型的「造血性援助」特徵,而不是西方式商業貸款的涸澤而漁的特徵。從經濟運行的角度來說,此類援助有助於提升受援國造血能力,在中長期將為推進中國與受援國的雙贏奠定扎實基礎。

在全球開闢增量市場

當然,也有一定數量的批評意見是帶有顯著的情緒宣洩,以及建立在刻板印象上的特徵。基於嫌貧愛富的基本慣性,這部分批評者對中非關係沒好感,更加希望看到中國能夠獲得在歐美國家面前曲意逢迎的機會。這種認知確實具有某種時代性,但也到了需要升級換代的時候。

對中國來說,做大做強中國經濟「雙循環」的重要思路之一,就是在全球開闢增量市場,而不是困在發達國家市場內進行供給方的「內捲」。非洲就是全球最大的潛在市場,但這個市場是需要建設的,因為只有增強並完善非洲的自造血功能,才能促進非洲有效市場的啟動,並與中國強大的供給能力對接,繼而實現良性循環。

中國並不走歐美傳統暴力擴張、抽血援助的特點,因此保持必要的耐心、信心及定力,不僅有助更好地理解中國對非洲的援助政策,而且可以發現到新的機會,進而在一定條件下,實現個人與國家的共同前進與發展。

(作者為復旦大學國家安全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教授)

責任編輯: 梁存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