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盧冶)隨着金秋的腳步悄然臨近,吉林省再次迎來豐收的喜訊。據最新預測,今年該省糧食總產量有望達到880億斤,2030年,糧食產量有望突破千億斤大關。近日,來自英國的友人Mark深入了解吉林省農業產業,親身體驗並講述了吉林農業的「三張名片」——吉林玉米的「黃金名片」、吉林大米的「白金名片」以及吉林雜糧雜豆的「彩金名片」。
Mark對吉林省的黑土地讚不絕口,這裏的黑土層深厚肥沃,是全球三大黑土區之一,歷經萬年形成,孕育了無數優質農產品。在雜糧文化體驗館內,他親眼見到了由這片神奇土地所產出的名優雜糧,包括敦化市的黃豆、扶餘市的花生、乾安縣的小米以及長白山的香菇等,種類繁多,令人目不暇接。
吉林省多年來實施的千億斤糧食工程,以及推進的良田、良種建設和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為吉林農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在雜糧文化體驗館,Mark參觀雜糧智能化生產車間車間,全機械化讓Mark感受到現代農業科技的先進發展,「吉林的農業產業正邁向全自動化,大型農業工廠內,僅需少量工人即可高效運作,展現了現代農業的無限潛力。」
此次雜糧文化體驗館之行,讓Mark對吉林農業的「三張名片」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目前吉林雜糧雜豆,已經形成了多個品牌。我相信廣袤的吉林大地,在將來會湧現出一批又一批的農業品牌。」Mark表示,他由衷地點讚吉林作為大國糧倉的輝煌成就,並對這片土地的未來充滿了期待。
責任編輯:
木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