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個國家和地區的50多位專家學者齊聚文殊道場。(深圳辦傳輸)

(香港文匯網記者 李薇)8月11日,2024第六屆五台山佛教學術研討會在山西五台山舉行。本次研討會以「佛教典籍歷史與傳譯視閾下的佛教中國化」為主題,深入挖掘佛教傳譯發展的歷史脈絡,重溫中印佛教交流的輝煌篇章,並展望佛教作為當代中西文化交流橋樑的新使命。來自中國、加拿大、日本、韓國、德國、英國、澳大利亞和美國等17個國家和地區的50多位專家學者齊聚文殊道場,共同追溯佛教典籍從印度傳入中國傳譯發展的歷史脈絡,深入探討佛教中國化的歷史軌跡、重要價值及深遠意義。

世界遺產五台山是佛教中國化最具代表性的的地區之一。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時代,尤其是世界格局悄然變化、人類戰爭與自然環境態勢日趨嚴峻的今天,佛教作為一種世界性的文化,再次成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樑。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山西省佛教協會會長、五台山東方佛教文化研究院院長妙江法師表示,佛教文化以其獨特的哲學思想、藝術形式和文學策略,為不同背景的中西文化相互理解和尊重提供了重要平台;通過佛教文化的國際性交流,不僅可以增進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與合作,還能推動全球文化的多樣性和包容性發展,這對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揚佛教愛國愛教優良傳統、深化佛教中國化研究,都有着重要意義。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山西省佛教協會會長、五台山東方佛教文化研究院院長妙江法師(深圳辦傳輸)

本屆研討會不僅是對佛教典籍傳譯歷史的回顧與總結,更是對未來佛教文化發展的展望與規劃。與會專家學者認為,作為本次研討會重要議題之一,在AI智能新時代背景下,佛經翻譯不僅是語言上的轉換,更是文化上的交融,將會為佛教在中國的發展奠定新的更加堅實的基礎。在未來的日子裏,佛教文化將繼續作為中西文化交流的橋樑,為增進人類文明的相互理解和尊重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據了解,此次研討會舉辦前,為期一周的「2024年國際佛學精英班」在五台山大聖竹林寺成功舉辦。先後有來自國內外150多名佛學研究學子,圍繞佛教新媒介傳播、人工智能傳譯等課題展開了深入探討學習。

2024第六屆五台山佛教學術研討會在山西五台山舉行。(深圳辦傳輸)

本次研討會發起人之一、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研究員、英國清涼講堂負責人釋寬廣介紹,五台山東方佛教文化研究院成立於2015年,是以五台山佛教文化為中心,集學術研究、人才培養、弘法利生於一體的綜合性教學科研場所。研究院成立以來,積極開展學術活動,已經與全國、世界各地寺院、佛學院、社會大學組織建立了合作關係。截至目前,該學院已經舉辦了5期國際研討會,成功地傳承與鞏固了五台山作為文殊道場在世界佛教界和學術界中的地位與影響。

本屆研討會由山西省佛教協會和五台山佛教協會指導,五台山大聖竹林寺和五台山東方佛教文化研究院承辦,為期3天。

責任編輯: 梁存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