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 蔣煌基 泉州報道)今年是鄭成功誕辰400周年。10日,第八屆南安(國際)鄭成功文化節在鄭成功故里—福建省泉州南安開幕。包括新黨主席吳成典、金門縣議長洪允典在內約350名台胞跨海參加鄭成功文化節。吳成典及參會台胞接受記者訪問時均表示,2016年鄭成功金身首次赴台巡安,希望今年下半年鄭成功金身能再度巡安台灣,以凝聚台灣民心,促進兩岸統一。
今次文化節以「英雄的弦歌,奔跑的時代」為主題,共有海內外嘉賓約600人參加。開幕式後,二十四節令鼓、武士旗操、祭祀樂舞、高甲戲、宋江陣、成功船等鄭成功主題民俗表演輪番上陣。兩岸宗教團體亦於泉州南安石井鎮鄭成功祖廟按照標準道教科儀舉行祈福祝壽典禮暨「成功歸故里」兩岸民間信俗交流活動。

吳成典在活動上呼籲,盼今年下半年鄭成功金身能再度巡安台灣。在接受記者訪問時,吳成典表示,鄭成功是兩岸共同敬仰的民族英雄,他率大軍浴血奮戰,把荷蘭人從台灣驅趕出去,並在台灣勵精圖治,在祖國統一事業上留下了不朽的功勛。「雖然目前兩岸陷入僵局,但我們應當以鄭成功為驕傲,常思血脈相通之情。」吳成典說,鄭成功的老家在泉州南安石井鎮,我們慶祝他的400歲誕辰,就是要把兩岸所有民眾的心凝聚到兩岸和平統一中。鄭成功的金身如若能再度巡安台灣,就能把他的精神再度帶回台灣,「我們都是中國人,都是炎黃子孫,沒有理由繼續這樣分裂下去」。

來自台灣嘉義的吳水財亦告訴記者,國姓爺鄭成功在台灣有眾多信眾,國姓爺的精神對於炎黃子孫而言十分可貴。今年兩岸很多地方慶祝鄭成功誕辰400周年,我們將透過各個層面的努力,促使鄭成功金身再赴台灣,巡境安民,保佑台海和平。首次到大陸的台胞林辰憶來自台灣彰化,她對今次參加鄭成功文化節感到興奮。「舞龍舞獅、成功船等民俗表演十分震撼,可見大陸對傳統文化和鄭成功的重視,很可惜我們台灣年輕一代對鄭成功收復台灣的歷史都不大了解,這次對我而言是很好的文化洗禮。」她說。

參加鄭成功誕辰400周年學術研討會的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原副院長、教授鄧孔昭向記者表示,鄭成功留給中華民族最偉大的精神,即是面對西方強權敢於鬥爭,善於鬥爭。「其實鄭成功並不是單純使用武力收復台灣,當然面對強敵荷蘭人,不採取一定的武力威脅,荷蘭人是不會主動把台灣交還給中國。」鄧孔昭說,鄭成功一方面武力施壓,另一方面採取「圍城攻心」,最終迫使荷蘭人主動投降。
鄧孔昭表示,當前兩岸關係複雜嚴峻,國際上也還有人想染指干涉台灣問題,在此背景下紀念鄭成功,為鄭成功慶生,能更好地促進祖國統一大業,實現兩岸和平。
鄭成功文化節還將陸續舉行成功市集、高甲戲人物攝影、台灣大學生主題夏令營、台灣青年「成功故里精英行」等一系列活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