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重要橋樑,但人類與狗狗就不能靠語言溝通。其實狗狗的身體,包括毛髮、尾巴、頭部、嘴巴、眼睛和耳朵都展示着牠們的情緒狀態。小編搜集資訊,讓寵主能透過觀察眼神、其他肢體語言及聆聽其發出的聲音,以更好地了解牠們的情緒和訴求,助你能與愛寵更親近,並建立更深厚的互動關係。
飼養寵物是一個重大責任,一旦決定帶牠們回家,就要照顧牠們至終老,不要因一時衝動而誤送寵物的一生。

吠叫哀鳴 表達想法
狗狗不會說話,但可以吠叫、哀鳴和喘氣,可嘗試解讀牠們的想法或感受。
吠叫
吠叫與人類的吼叫很像,是狗狗表達意見、抒發感受的方式。不同的音調有不同的理解,有些吠叫可能帶有比較強的威脅成分,例如持續急促的吠叫,你的愛犬可能發現有人進入牠的地盤,而且牠想讓主人或其他狗狗有所警覺。大聲響亮的吼叫通常是警告陌生人:「別再靠近了。」 最好順着牠們的意思離開。而尖聲的吠叫通常代表牠可能受了傷需要協助。但出手幫助的時候請謹記,受傷狗狗的警覺性會同時提高。
喘氣
如果狗狗情緒穩定,通常沒有太大的喘氣聲。如果你問愛犬要不要一起出門散步,牠的喘氣聲會稍微變得比較大聲,狗狗在緊張時也會喘氣。如果愛犬大聲喘氣、呼吸急促的樣子,則需要密切注意牠的狀況,或代表愛犬的健康出了問題。例如身體過熱、感到疼痛或罹患慢性疾病。紓緩方法是讓牠休息或替牠降溫。如果還是持續喘氣,就需要預約獸醫了解真正成因,以便及早發現潛在的健康問題。
哀鳴
哀鳴可能是狗狗「乞求」東西的方式,通常我們會在愛犬的進食時間前後,或當牠感到無聊想獲取注意力時就聽得到。有些狗狗則會坐在門邊哀鳴,讓知道牠們需要出門及上廁所。當牠們受傷或患病時,也會藉着哀鳴表達不適。雖然哀鳴聲通常有負面的涵意,不過,哀鳴有時是狗狗感到興奮或精力充沛,所以找出導致哀鳴的原因與線索很重要。如沒法知道牠哪裏不舒服,安全起見,還是帶牠去動物醫院檢查吧。
毛髮豎起 警告提示
擔心狗狗有攻擊性?請先觀察牠的毛髮走向。如果牠頭、頸或身體的毛都豎起來,那麼牠就在警告,要你保持距離。因為牠很緊張或很生氣。這是牠用身體向你說不的方式,牠暗示對你或任何接近牠的東西感到不舒服。這個反應未必因你而起,有可能是牠在暗示你附近有迫在眉睫的危險。因為狗狗的嗅覺和聽覺比人類更為靈敏,所以愛犬可能會對你沒有注意到的事情發出警告。

擴張體形 想當老大
狗狗整體的站姿通常可以讓你了解牠的感受和意圖。當狗狗弓起身體,並讓身體盡量靠近地面,表示牠對你臣服或是感到害怕。如果牠肌肉緊繃,似乎想要讓自己的體形看起來比實際還大,表示這隻狗狗想要當老大,最好等到牠放鬆之後再接近牠。如果牠在你身旁感到舒適,而且沒有感到任何壓力,可能會倒地翻身,露出肚皮等着你撫摸牠。

搖動尾巴 十分開心
狗狗的尾巴能夠展現許多肢體語言,例如搖尾巴代表牠感到十分開心。如果愛犬把尾巴夾在後腿之間是恐懼的一種,牠可能很緊張。而充滿警覺地豎起尾巴,代表你的愛犬十分專注。這種站姿通常是獵犬在附近發現獵物的信號,告訴你應該安靜且小心地接近獵物。這也可能代表愛犬正試圖讓自己看起來更龐大,展現主權。

側頭傾聽 嘗試理解
頭部的姿勢可能代表愛犬正嘗試理解你的意思,你是否曾注意到你對愛犬講話時,牠會稍微側頭呢?狗狗擅長模仿寵主,歪頭可能代表認同你,想要更深入理解你說的話,當然這麼做也有可能是想獲得一些零食。通常可理解為試圖理解你的一種信號。

耳朵豎起 聆聽環境
耳朵向後塌下表示愛犬臣服於你,或是準備好讓你輕拍愛撫。但如果耳朵垂下的同時出現像是露出牙齒等其他行為,代表愛犬發現危險,並準備好隨時進入防禦姿態。愛犬的耳朵豎立可能有幾個不同的含意。耳朵直豎,可能只是代表愛犬正在仔細注意某件事情。舉例來說,如果愛犬正在午睡,而房間內發生了某件事,你可能會發現愛犬的耳朵豎起,但其他身體部位卻毫無動靜。這種情況表示牠只是在仔細聆聽環境的聲音,判斷是否需要特別注意。如果愛犬醒着且耳朵直豎,而突然不知道對什麼事情變得很專注,也表示牠正在仔細聆聽。耳朵豎起並朝向前方表示你的愛犬受到刺激,同時可能具有攻擊性。

瞪大雙眼 受到威脅
就像人類一樣,眼神是面部表情的一大特徵,而親自接觸狗狗可協助你更容易判斷這雙眼睛所要表達的情緒。但這也不代表你不能依靠狗狗其他的肢體語言,來協助解讀狗狗不同眼神的涵義。如果狗狗的心情既放鬆又穩定,牠的眼睛會維持正常的形狀。眼睛睜得比平常大,表示狗狗感到害怕或受到威脅。身體不舒服的狗狗通常會瞇着眼或是兩眼無神。

(來源:香港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