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平理
特朗普遇刺,令美國全國震驚,並成為世界大新聞。總統拜登就此事發表全國講話,指事件反映美國目前的政治十分激烈,有必要降溫,呼籲各方退後一步。拜登指,慶幸特朗普未有嚴重受傷,但重申不能讓暴力事件常態化,暴力亦並非美國政治的出路;他理解國民對國家方向有不同看法,分歧是不可避免,但政治絕不能成為戰場,呼籲以民主的方式,用選票表達意見和解決問題,而非子彈。可惜,特朗普遇刺一事恰恰證明,美國的民主政治已陷入死局,陣營對抗勢成水火、有你無我,選民對用選票解決問題感到絕望,唯有用子彈。
特朗普遇刺,命大逃過一劫,或有後福。即使現在講他重主白宮言之尚早,不過起碼博得同情票,以及他臨危不亂、「浴血為美國而戰」的「強人」形象,加分不少,有利選情的天秤向他傾斜。在此情況下,民主黨和拜登明知再攻擊特朗普適得其反,只能冷處理,呼籲放下分歧、團結對抗暴力,一來顯示老派政客的君子作風,二來更顯大局為重,同樣是保美國價值觀而戰,道德高地不讓特朗普全搶了。
特朗普更「食住上」,在遇刺後受訪表示,他將徹底重寫將於周四(18日)在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發表的演講稿,旨在呼籲國家團結,藉此更搶分。不過,美國政爭對抗、社會撕裂的大勢不會因特朗普遇刺事件而扭轉,反而會進一步激化選民對立情緒。
從國會山莊騷亂到此次事件,美國政治暴力變本加厲,反映美國民主政治已經走向極端,演變成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鬥爭,矛盾難以調和。有分析指出,特朗普的支持者可能會將此次事件視為對其領袖的攻擊,進而更加堅定支持特朗普;但網上亦有不少言論認為,這是一場自編自導的戲碼,有陰謀論者更指出,特朗普的反應和受傷的程度似乎過於輕微,質疑是否為了博取同情和增加支持率的策劃行動,有反對特朗普的人士亦指,正因為特朗普經常發表煽動性言論,成為今次暴力事件的誘因。
芝加哥大學今年六月底調查發現,58.6%的美國成年人認為,美國現時選舉無法解決國家最根本的政治和社會問題。相信無論此次事件對今年大選有何影響,輸的一方都不會服輸,選票解決不了問題,只能靠子彈。
反正,擁槍是美國憲法保護的權利,美國人誓死捍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