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支教的師生們按照慣例站成心形大合影,期待“陽光支教·孔子行腳”年復一年,用心成長。舉辦方供圖

(文匯網记者歐陽思柔,通訊員秦一冉、楊琪 武漢報道)「選擇支教,是因為我想要看看不一樣的世界,親身感受湖北這片土地上的風土人情,這也是促進兩地文化交流與理解的重要機會,」面對百餘位老師、同學和嘉賓,澳門大學學生韓一瀲真摯地表達了自己參加華中師範大學2024「陽光支教·孔子行腳」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大學生支教活動的心願。

今年是「陽光支教·孔子行腳」活動舉辦的第十一年。7月11日,2024年的支教活動啟動儀式在華中師範大學舉行,來自海峽兩岸及港澳地區24所高校、118名師生將分赴湖北省恩施州宣恩縣、黃岡市蘄春縣、宜昌市夷陵區、隨州市隨縣開展支教活動,在為期12天的支教活動中,他們將增進互信、增強共識,為鄉村振興、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貢獻青春力量。

湖北省台辦、華中師範大學、香港駐武漢經貿辦等機構的重量級嘉賓共同與會。舉辦方供圖

湖北省台灣事務辦公室主任程良勝、湖北省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專職副會長司晴川、台盟湖北省委副主委林穎、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武漢經濟貿易辦事處副主任白梅霞及支教地的嘉賓參加啟動儀式;華中師範大學校長彭雙階、副校長任友洲等學校領導陪同與會嘉賓共同出席。

彭雙階寄語同學建立溝通新橋樑

「陽光支教·孔子行腳」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大學生支教活動自2013年創辦以來,兩岸及港澳高校逾千名大學生遵照青春的召喚,深入湖北偏遠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給當地6000餘名中小學生支教授課、與孩子們度過愉快假期,在愛心支教中強化了青年擔當,在跟同伴的合作交流中拓寬了青年視野。

華中師範大學校長彭雙階期待同學們做一名既精通專業知識的“經師”、又具備優秀德行的“人師”。記者歐陽思柔 攝

彭雙階校長在致辭中對參加活動的師生提出三點希望:樹立遠大理想、厚植家國情懷,主動為支教地的學生著想,為支教地的教育發展著想,用愛和陪伴努力讓當地孩子們看到更加廣闊的世界;磨礪堅毅品質、練就過硬本領,用腳踏實地的孔子行腳精神,深入各地教學點,做一名既精通專業知識的「經師」,又具備優秀德行的「人師」;增進同胞情誼,促進心靈契合,在幫助他人、奉獻愛心、服務社會的支教過程中建立起深厚友誼,為海峽兩岸及香港、澳門乃至整個世界之間的溝通建立起新的橋樑。

台生今年再次參加支教活動

帶隊老師代表李晨燁是第五年參加陽光支教活動,她認為「接力」是陽光支教活動最鮮明的底色之一,包含海峽兩岸、香港、澳門、國際學生元素的陽光支教隊由此地集合出發,用實際行動為教育幫扶、祖國發展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年復一年,用心成長,將華師大愛傳承下去。

第二次參加支教活動的台灣學生陳靖涵表示,2022年秋自己作為交換生來到華中師範大學,在滿校桂花香中與同學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由於去年參與活動的良好體驗,今年她特別將這項有意義的活動向台灣的朋友及同學們分享,並邀請他們一同參與。陳靖涵對今次的支教充滿期待,希望在感受人文風情和自然景觀同時,也能與來自各地的夥伴們一起交流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並將知識和友愛分享予當地的孩子們。

第二次參加支教活動的台灣學生陳靖涵邀請同學一同參與支教。舉辦方供圖

為此次支教活動作了充分準備的澳門大學學生韓一瀲表示,自己和同學們深刻體會到教育對於個人成長、社會進步的重要性。她認為,作為港澳青年,肩負著傳承中華文化、促進兩地交流的重任,相信通過彼此的交流與合作,能促進自身在學術、文化、社會經驗等方面的提升。

澳門大學學生韓一瀲認為,活動是促進兩地文化交流與理解的重要機會。記者歐陽思柔 攝

啟動儀式上,湖北省台灣事務辦公室主任程良勝、華師副校長任友洲向各支教小組授旗;香港駐武漢經貿辦副主任白梅霞等為支教地嘉賓及力翰教育集團頒發感謝狀。

香港駐武漢經貿辦副主任白梅霞(左二)參加活動,為支教學生加油。記者歐陽思柔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