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山人海的粵港澳大灣區車展,圖為華為鴻蒙智行展區。(記者毛麗娟 攝)

(香港文匯網記者 毛麗娟)6月1號—9日,2024第二十八屆粵港澳大灣區車展暨中國新能源汽車科技展(深圳)如約而至,一眾造車大佬雲集深圳,車展現場人山人海。如果說,以往各大車商選擇在深圳舉辦車展,主要是出於在車展銷售汽車的考慮,那麼如今的深圳車展已經演變為行業內一個強大的推動力,助力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從簡單的製造階段邁向智能化的製造,實現了從迅速發展到智慧發展的轉變。

和5月北京車展相比,深圳6月車展,名人效應更強,更聚焦汽車科技創新與應用,展示了跨界營銷與強科技氛圍。主題為「面向科技、面向未來、面向市場」的本屆車展,首次升級為國際A級車展,首次定位「科技Alpha車展」,將汽車科技的魅力拉滿,呼應「面向科技」這一主題。連親臨現場的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也說:「來到深圳感覺挺親切的,深圳是一個創新的、年輕的城市,跟小米的形象特別契合。」

創新引領新一代汽車產業崛起

筆者認為,正是源源不斷的創新思維,推動了深圳新一代汽車產業的蓬勃發展,也使得今年的大灣區車展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盛況。

回顧往昔,深圳車展在全國性車展中的影響力並不顯著,然而今年,這一狀況有了顯著的轉變。行業領軍人物紛至沓來,國內外知名車企齊聚一堂,展會的規模與品質都得到了全面的提升。這一切,暗示着深圳在中國乃至全球汽車行業中的地位正在悄然崛起。

在傳統汽車時代,我國有七大汽車工業重鎮,它們分別是上海、廣州、長春、重慶、柳州、武漢和北京。當時的深圳,因地域面積所限,並未能形成完整的汽車產業鏈。然而,隨着21世紀的到來,深圳開始萌生進軍汽車產業的雄心,先後嘗試設立合資企業風神汽車和東風雷諾,但都沒有成功。

就在本世紀初,深圳在汽車製造領域還是一片空白。但幸運的是,隨着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時代的到來,深圳憑藉其在科技領域的深厚積累,敏銳地捕捉到了市場的機遇。並率先布局,成功實現了行業的突圍。

數據顯示,2023年深圳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178.6萬輛,不僅首次登頂全國,而且比排名第二的上海多出了近50萬輛。這一驕人的成績,無疑是對深圳汽車產業創新發展的最好證明。

上半場比電動化 下半場拚智能化

在新一代汽車競技場上,深圳以新能源整車製造巨頭比亞迪為先鋒,成功吸引了一整條完善的產業鏈,從而將深圳推上了新能源汽車領軍城市的寶座。隨着智能化時代的來臨,科技巨頭華為加入戰局,為深圳在智能化領域的穩固地位錦上添花。

儘管華為並未涉足汽車直接生產,但其憑藉領先的技術專利和品牌實力,通過為各大車企提供科技和軟件賦能,在智能駕駛領域,逐漸形成行業壁壘、打造出了技術專利護城河。

比亞迪與華為,是深圳本土民企在新一代汽車產業領域出圈的兩大龍頭,助力深圳在汽車產業上加速狂飆,即便起初基礎薄弱,深圳也已成功逆襲,穩居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首位。

值得一提的是,擁有尖端技術的比亞迪和華為,其發展速度之快,甚至引發了一些國家和區域的戒備心理,他們企圖通過反傾銷、反補貼調查阻止中國新能源車「出海」。然而,時代的潮流無法阻擋,反而更加激發了中國造車新勢力成為行業領跑者。

除了深圳這一行業重鎮,廣州同樣表現出強勁的實力。其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的總產量位居全國之首,無愧於中國汽車第一城的稱號。同時,廣州的埃安和小鵬品牌也正在快速崛起。

大灣區本土車企的崛起,讓深圳的粵港澳大灣區車展備受矚目。筆者認為,該車展不僅是國內外汽車行業發展的「晴雨表」,更在逐漸嶄露頭角、顯示出與世界頂級車展並駕齊驅的潛力。可以預見,粵港澳大灣區車展將繼續保持其熱度和吸引力,未來完全有可能成為中國汽車行業中最為亮眼、實力不俗的展會之一,成為引領全球汽車行業的風向標,媲美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美國拉斯維加斯國際消費電子展等國際大展。

責任編輯: 之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