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廣東省中醫藥學會乳腺病健康管理專業委員會第七次乳腺病學術會議暨換屆大會在廣州舉行。(盧靜怡攝)

(香港文匯網記者盧靜怡 廣州報道)乳癌是香港女性較為常見的癌症,發病率接近3成。25日 ,廣東省中醫藥學會乳腺病健康管理專業委員會第七次乳腺病學術會議暨換屆大會在廣州舉行。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陳前軍教授接受本網記者採訪時表示,該院乳腺癌專家團隊正在探索與香港進行技術合作,希望建立粵港澳大灣區的中西融合創新研究中心。他指出,香港擁有治療技術方面的優勢,而廣東則擁有豐富的患者樣本,該院每年有21萬多的門診量,住院量1萬多人,乳腺癌手術量1200多台。粵港兩地加強合作可以為乳癌治療提供中西醫結合的多元方案。

陳前軍教授表示,女性情緒問題與乳腺癌發病密切相關,在西醫治療中,結合中醫治療方案可以有效舒緩患者情緒,在乳腺癌預防和治療中具有潛在重要價值。廣東在中西醫結合治療癌症方面有先進的經驗。香港首家中醫院即將建成,如何將廣東經驗應用到香港?陳前軍認為,要將中醫藥推廣到香港,必須解決醫療保險問題,將境內中醫藥納入香港保險。這將對中醫藥在港澳以及東南亞的輻射具有重大意義。

陳前軍建議稱:「未來可以通過珠海市醫保局現在推行的『三同模式』,即相同的病情得到相同的療效,支付相同的價格。中醫的治療方法納入香港醫保病種,並逐漸帶動其他中醫藥納入醫保。同時,陳前軍還提到了珠海市政府正在籌建的「中醫藥一條街」項目,該項目將致力於傳播中醫藥文化與推廣中醫藥健康消費,由於珠海具有港珠澳大橋連接港澳的區位優勢,這些工作都將對中醫藥在港澳乃至輻射『一帶一路』的推廣有重要作用。」

廣東省中醫院乳腺病專科醫院副院長王志宇教授研究重點在於中醫藥在乳腺癌治療中的應用,尤其是在中醫藥治未病和化療期間的應用問題。他指出,一方面中醫藥可以通過調節肝臟雌激素代謝和脾臟免疫抑制細胞動員改善抑鬱介導的致瘤生態;另一方面中醫藥可以及時有效的清除化療致死細胞釋放的細胞外囊泡信號,從而達到增效減毒的作用,為中醫藥在乳腺癌防治全程中的高效介入提供了科學證據。

廣東省中醫藥學會乳腺病健康管理專業委員會主委鍾少文教授分享稱,在臨床治療中,中醫藥在減少乳腺癌治療副作用方面效果明顯。他指出,中醫藥在治療失眠、骨質疏鬆、骨痛和更年期反應等症狀方面表現出色,有助於患者減少因副作用而停藥的情況。

大會由廣東省中醫藥學會乳腺病健康管理專業委員會、廣東省中醫院林毅名醫工作室主辦。當日同時還舉行了國醫大師林毅乳腺病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傳承學習班。

責任編輯: 文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