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線清潔工認為「垃圾徵費」將致工作量大增。

「先行先試」局部見效 持份者提5改善建議

香港特區政府的垃圾徵費「先行先試」計劃昨日結束,特區政府環境及生態局向立法會提交報告,總結14個試點的情況,顯示住戶指定袋使用率參差,住宅試點的平均只有兩成至五成多不等,但個別試點垃圾棄置量有減少,且增加了廚餘回收量。不過,各試點持份者指出計劃有不足之處,包括指引和指示不夠清晰,令巿民未有理解立法原意是推動減廢回收,而廚餘桶等回收配套仍不足,指定垃圾袋設計和質量亦欠佳,建議加強宣傳教育工作,並增加回收配套和改善指定袋設計,和給予時間讓巿民適應才落實收費計劃。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劉明 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萬霜靈

據特區政府提交予立法會的報告顯示,在垃圾徵費的14個試點當中,食肆、院舍、政府大樓領取免費指定袋百分比達100%,商場及公私營住宅包括「三無」大廈則約八九成以上。在指定袋使用率方面,院舍、食肆及政府大樓基於管理層要求,一般全部合規,商場亦約有七成使用率,惟住戶的使用率參差,公私營住宅平均只有約兩成至五成多,「三無」大廈僅約有兩成。

商場指定袋使用率約七成

實施垃圾徵費原意是鼓勵減廢,部分試點包括住宅、院舍、食肆、政府大樓與試行前相比,垃圾棄置量減少約一至兩成不等,廚餘、玻璃樽等回收物種類及數量亦有增加,但其他試點的垃圾棄置量及回收量未見明顯變化(見表)。

特區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務局邀請了試點所在地的區議員協助進行問卷調查,收集不同持份者意見和試行經驗,不同持份者均提出計劃有不足之處和擔憂。

居民感擾民 前線員工怕衝突

文件總括意見指出,不少居民反映垃圾收費擾民,亦表示收費太貴加重負擔,更擔心法例生效後會增加四處亂拋垃圾情況,尤其缺乏物業管理的「三無」大廈附近和舊區,會產生市容衞生問題。不少居民又認為現時廚餘收集點數量和覆蓋度不足,認為要加強回收配套,須有便民的回收網絡,讓市民透過回收廚餘減少棄置垃圾的費用。同時,不少市民不理解按袋收費對減廢效用,覺得要預購指定袋包妥垃圾才可丟棄垃圾,會導致使用更多膠袋,與減少塑膠的政策背道而馳。

前線清潔工大部分均表示要額外處理沒有用指定袋包妥的違規垃圾,以致工作量大增及辛勞,且擔心實施收費後會與違規居民產生糾紛甚至誤墮法網,更有清潔工表示會因而轉職。

物管及清潔承辦商亦擔心難勸喻違規住戶,或引發衝突及摩擦,並因垃圾收費需增加人手,認為應加強宣傳,教育居民由源頭配合包括遵守法規和分類回收。另認為指定袋設計欠佳,建議改善設計,便利員工紮實袋口。

食肆員工指分類回收亦令工作量大增,原只負責洗碗及倒垃圾,現要分類廚餘、玻璃、鋁罐等額外工作,而食肆、商戶和院舍管理層則普遍表示垃圾收費對經營成本構成壓力。

政府下周一交代政策路向

該報告未有交代政府立場,領導跨部門小組檢視「先行先試」計劃結果的特區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昨日出席一活動後回應記者提問時表示,下周一將在立法會上交代未來政策路向。他和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將出席下周一的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及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聯席會議,交代垃圾徵費「先行先試」計劃結果和未來路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