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一位經營店舖20多年的「10元咖啡阿姨」在短視頻平台走紅。在「南京有自己的阿嬤手作」的調侃下,無數網友慕名前來,一天內就賣出了四五百杯,有時候連開水都不夠用。

然而,所謂的阿姨版「手沖咖啡」,其實只是3袋最常見不過的速溶咖啡。這也讓不少圍觀群眾摸不着頭腦,普普通通的速溶咖啡,到底憑啥火了?

「10元咖啡阿姨」走紅背後,速溶咖啡賣不動了?

對於「10元咖啡阿姨」的出圈,有網友認為,是因為阿姨沖一杯咖啡捨得放3袋料,且當着顧客的面沖泡,操作透明,很實誠。

願意為「阿姨咖啡」買單的網友們,有些還湧入了該速溶咖啡品牌的直播間,表示要買「南京阿姨同款」。這也讓在咖啡界沉匿許久的速溶咖啡,刷了一把存在感。

近日,南京一位經營店舖20多年的「10元咖啡阿姨」在短視頻平台走紅。  

事實上,作為最早進入中國咖啡市場的咖啡品類,速溶咖啡曾一度佔據了絕大多數的市場份額。歐睿數據顯示,2013年,速溶咖啡的市場佔比高達97.6%。

然而隨着國內咖啡市場的發展,速溶咖啡卻逐漸成為了「咖啡鄙視鏈」的最低端。

「以前那種粉末的速溶咖啡,一般都含有植脂末,不健康,而且雖然成本低、價格便宜,但咖啡因含量也低,對上班來說提神效果不夠。」一名上班族表示,「植脂末」——這一為提升口感和改善速溶性而加入的配料,正被越來越多消費者看作是「健康炸彈」。

與此同時,消費者在咖啡品類上也有了更多選擇:瑞幸、庫迪等捲到9.9元/杯的現磨咖啡不僅價格便宜,而且門店擴張到大街小巷,線上線下均方便購買;三得利、農夫山泉、娃哈哈等品牌推出的即飲咖啡,也在貨架上與速溶咖啡爭奪席位。

「出圈」容易破局難,下一個增長點是什麼?

在現磨咖啡和即飲咖啡的激烈競爭下,速溶咖啡也在尋找新的增長空間。

一方面,為改善速溶咖啡的風味和口感,速溶咖啡品牌逐步開發了「噴霧乾燥咖啡」 、「凝聚增香咖啡」 、「凍乾咖啡」等產品。一些品牌還推出低糖、低脂等功能性產品,以迎合大眾新的消費偏好。

另一方面,雀巢、永璞咖啡等速溶咖啡品牌也在產品煥新和升級中推出了即飲產品。有業內人士認為,在現磨咖啡與速溶咖啡之間,能隨身攜帶、想喝就喝的即飲咖啡無疑是填補場景空白的最佳選擇。

雀巢最新財報顯示,受益於雀巢咖啡即飲產品的推動,雀巢大中華大區的咖啡業務在2024年一季度實現了中個位數增長。而在2023年,中國市場的咖啡業務增速僅為低個位數,低於全球平均值。

雀巢2024年第一季度最新財報。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速溶咖啡屬於咖啡品類中的入門產品。「中國咖啡市場經過30多年的發展,咖啡消費人群的專業度也在不斷提升,速溶咖啡市場份額的下降意味着整個中國咖啡消費市場的產業結構在提升。」

「隨着整個中國咖啡市場的持續增長,速溶咖啡作為入門產品依然有很好的應用場景。」他認為,未來速溶咖啡的發展需要品質的提升和場景的擴充。「只有完善服務體系並加強客戶的粘性,才能找到新的增長點。」

(來源:中新財經)

責任編輯: 梁存希